《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一本好书真的如一个好朋友,可以让你开心和快乐;一本好书真的如一个良师,让你浅薄的头脑变得丰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就是一本好书,让你觉得眼前一片阳光,前途一片光明。假期我拜读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因为作为一名老师,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培养一代精英的。于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走进了这本书,认识了一位带有传奇色彩、平凡而又伟大的王金战老师。
为什么说王金战老师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王老师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读完王金战老师的近乎神话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后,掩卷沉思,发现王老师也并非什么神人,他只不过把最基本的教育原理用到了极至,这里愿意与大家共同重温一下他书中的那些朴素的教育思想。
一、 心态成就优秀。
王老师认为心态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而心态的关键是自信。王老师在他的书中讲了一个女生的故事。这个故事能够说明,一个学生的心态对学业影响有多大。2003年,班级有个女生,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成绩挺好,还是数学科代表,又是班长。有一次,她班选了5个同学参加区里奥数选拔赛,其中就有她一个。她的数学本来不错,结果那次没发挥好,5个同学中,选拔赛惟一没有入围的就是她。因没考上,她受到冷嘲热讽,女孩儿心理就受到了伤害。从那以后,这个女孩老觉得老师看不起她,老觉得同学在耻笑她,心理就有了障碍,学数学就总也找不到感觉了,见了数学就打怵,数学成绩在班上经常是倒数第一。后来进了王老师的班,王老师主动找她谈心,那个女生哭着把自己八岁以来所受的折磨倾吐了出来。王老师笑着说:“我看班里潜力最大的就是你了!你看你,数学考了倒数第一,总分还排17名。要是数学成绩上来,你就是第一了?谁有这样好的机遇呢?这不成优点了吗?”为增强她的自信心,在后来的数学检测中王老师偷偷地给她加过分。从此,这个孩子的心态好多了,数学成绩也走出了低谷。给学生加分的做法,未必人人赞成。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呵护孩子的心灵是何等的重要!在教好书的同时,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这个孩子成材的故事中,我联想到我们教师的成长,其实我们也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教学工作是繁重、琐碎的,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个别学生不听话、教学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激情而投入地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试想一下……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教师,怎么能培育出坚强乐观的学生?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教师,怎能指望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王金战老师说:“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感到自己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多了。所以,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工作,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培养自己健康的心态。因为你的情绪,你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有人说,一个人一天的情绪从早上一起床就定了调,一节课的成败从教师走进课堂时的神态就辨得出。学生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良好的心态,也将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
二、 用看“星”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在王金战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这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是难得可贵的。当前,很多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成了评价学生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因而歧视差生、痛恨差生。其实,差生也会成才,就看老师怎么引导。王老师在教山东沂水一中一个高三班时,一个叫林学增的基础很差的学生求王老师收下。王老师说:“你可以留下来。但等到期中考试,如果你能考到这个班前60名(全班80名学生),我就要你。”初看,还以为这是王老师给学生定的插班条件,其实,这是他给学生定的一个奋斗目标。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只考到了63名。当学生告诉老师自己天生不是考大学的料,准备回家种田时,老师却鼓励他说:“你刚来的时候,在班里倒数第一,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你能冲到63名,说明你的潜质是最大的!……你完全有可能考上大学,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我们身上,我想首先我们是不会轻易让一个倒数第一的学生插班就读的;如果不得不收,那当学生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自己又主动提出不读时,我们会正中下怀、顺水推舟!这样做,老师是轻松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天空中会因此少了一颗闪光的星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王老师是这样想的,故而留下了林学增。怀着惊喜、怀着感激,林学增学习劲头大增,到了期末考到了33名,之后是18名、第8名,最后高考中,他取得了全校第3的好成绩,如愿进入了名牌大学!一个基础差到不能再差的学生,到了王老师的班级,成绩却节节上升,最后闯进了名校,凭得是什么?是老师给予的博大绵长的师爱,是老师给予的持续不断的激励!用激励打开学生智慧的天窗。“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当林学增没有达到前60名,难过沮丧要退学回家种田时,王老师非但没有让他退学,还大赞他的潜力好。为什么?因为王老师没有拿他和其他学生比成绩,而是让他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对待差生,我们是不是也能尊重其个性、挖掘其潜力、发展其特长呢?不把他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而是引导他和自己的潜能比做得怎样。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天空中的一颗星!遇到王老师,真是林学增同学的幸运。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也会这样说:遇到您,真是我的幸运。
三、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课堂上学生们,称他王老师。在同学之间,学生叫他“老王”,在同学游戏作品中,学生叫他“中场大侠”等等。久而久之,王老师也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习陷于困境时,都很愿意跟他交流,他也经常鼓励学生,使他们感到自信而轻松。鼓励学生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写诗或与学生对诗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还有一种他喜欢的鼓励方法,就是在试卷、作业本上留言。王老师刚到青岛时,接到一个班。班上有个男孩长得很单纯,很可爱,但是学习成绩不行。在寒假前的期末考试中,这个男孩的数学成绩有很大的提高。于是王老师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在青岛的第一个春节,因为你这次期末考试的成功而快乐。”就这么一句话让这位学生从此带着感恩的心理学习,后来这位学生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最终考入大学。本书中像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金战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这种交流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呵护,通过交流使学生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找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交流使学生心理得到了疏导,心态得到了调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千千万万孩子的明天,我们有理由做得更好!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829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