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知识和观念及智慧研讨论文
《德育原理》是为教育学、初等教育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为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作为分层次与分支学科的研究,德育科学有德育哲学、德育课程理论、德育方法论与德育工艺学等;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德育科学有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人类学、德育文化学、德育美学等。[1]15学生学习目的是在系统掌握德育知识基础上,具有遵循德育规律的思想观念,进而在学校实践中提升德育智慧,减少德育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德育知识
德育知识是以该学科领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门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逻辑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德”的知识,一是“育”的知识。
“德”的知识是关于道德方面的知识,是对道德本源、意义、特征、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叙说。就其意义来说,道德与人类生活是相携相生、紧密相连的,其旨趣在于发展人而不是规约人;就其内容来说,观点不一,认为知识是美德、实践是美德、和谐是美德等。基于我国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廉耻、宽容、仁爱、尊重、诚信、责任、孝敬、公正等,承载着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追求,是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2]1道德的知识学习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是因为人具有向善的本能,带有先天道德文化的遗传“因子”,知善并能行善,如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必要性在于人的品德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产生的,道德认知定势往往对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性格倾向有一定影响,个体的道德发生是基于体验而成长的,此外,判定道德行为与否还要诉诸情感和态度因素。勿庸置疑,作为一种生存智慧的道德知识必定是有助于德性的生成,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一定成长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育”的知识是关于德性培养方面的知识,是建立在对道德哲学和德育心理学认识基础上的,是唤醒和培育人们对义务感和道德良知的追求,强调从他律走向自律。我国古代德育有“内求说”和“外铄说”,目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如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纽蔓的社会行动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还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等。
那么,“育”的知识表达形式一般有两种:1.理论的知识。涉及德育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范畴、命题以及学科内在联系。理论知识是以青少年品德形成规律为基点,对我国学校德育问题做出系统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服务,从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过程中展示个体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在诗意般的德育中成长。尤其,在新媒体条件下青少年价值取向、交往方式、评价标准、道德行为等发生变化,如何培养适应公民社会道德主体的人,促进道德内化机制生成应是德育的任务。处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具有不相同的身心特点,同一阶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也不相同。为此,把握品德差异,开展有效德育研究,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针对品德结构的不同划分,人们提出了主知说、主情说、主行说、主意说。2.经验的知识。是一种行动策略知识,在某一时期内对特殊案例的认识,具有实践借鉴意义。长期以来,教育家们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德育知识,可以说是德育原理殿堂中的“瑰宝”,如我国孔子的仁爱教育目的论、榜样示范方法论、因材施教原则论,近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还有现代一些德育学者实践经验等;在国外,亚里斯多德提倡和谐德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班杜拉认为人道德行为是社会模仿来的,等等。
B.S.布卢姆把知识分为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知识,相对来说,德育知识更多地具有文化性、价值性和历史性。既来源于我国传统德育学说,也有外国的德育学说;既有古代经验借鉴,也有现代思想的创新。有人认为,判断德育学科知识标准:一是看此类知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贡献程度或者说被其他学科知识引用的程度;二是看对该学科领域内问题的解释或解决能力。[3]34
德育知识对于有效的德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地说:1.任何德育活动需要理论知识指导。理论代表着研究者的理想,而理想是对现实的纠正或改造。德育知识掌握具有对学校纷杂德育现象的解释力,对德育实际改善的提升力。德育知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差异有不同内容和价值取向。今后德育教学重点需要走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抓住当前一些热点的问题,如课堂中的道德生活、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道德素质评价、科技道德教育、新媒体环境下自律教育、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社区德育资源整合研究等。只有提高德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德育理论知识。2.提高学生品德素养和自育能力。苏格拉底曾把知识分为实利性知识和德性的知识。这两种知识有什么差别呢?道德的知识不“实用”,俗话说,不能当饭吃。但道德的知识也不是那么的不“实用”,因为道德的知识也是实践的知识———是关于人的行为自身的知识。大家知道,在古代,多数人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远比我们现代人要多得多。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也有人说,德育不能安排人的生活,却能成就人的道德生活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却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德育不能克隆美德,却能造就道德上成熟的人。
德育知识既可以直接地教学,也可以间接地教学。直接地教学是通过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如我国清末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开设“修身”课,分别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等内容,解放后,学校普遍开设“政治”课,经不断修改,截止今日,小学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大学“两课”教学,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认知水平,具有亲社会性的道德品质。国外类似德育课程如《修身》、《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宗教》等,传授社会义务、法制观念、人格教育等内容。间接地教学是通过活动性课程或隐性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来进行的,如师生关系、志愿者行动、课堂规则、校园文化等。当然,德育知识教与学和知识技能的教与学是不同的,需要号准德育“脉象”,在新语境下将德育知识案例编排从“内容—形式”维度创新框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809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