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小城镇投融资体制的现状及建议论文
我县小城镇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以洒河、三屯两镇为例,两镇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发展铁矿开发为依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镇村经济实现了跨跃式发展。20xx年财政收入洒河镇1089万元,三屯镇1348万元,分别增长了33%和28%,占全县财政收入34824万元的7%。几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按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各乡镇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在政策、财力等多方给予了扶持与帮助,城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我县小城镇投融资体制的现状
当前我县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主要有三种:
(一)镇村自筹建设资金。这种投融资渠道是小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为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镇村每年都适当自筹资金用于小城镇的道路改造、文化体育设施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洒河、三屯两镇自2004至2009五年间,每年自筹城建资金达百万元以上,仅2008年洒河镇就筹措资金760万元,扩建城区道路2.8公里。
(二)借用银行贷款。近两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理财观念有了新的转变,认识到了小城镇建设是改善投资硬环境的重中之重,“没有梧桐何以引凤凰”,敢于在小城镇建设上加大投入。洒河、三屯两镇分别贷款350万元和210万元,用于本镇道路改建5.6公里,道路照明5.6公里,城镇绿化3000m?,增建体育健身设施场所6处,提升了小城镇建设的档次和品位。
(三)县级财政安排小城镇建设资金。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都安排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2004至2009五年间,共安排小城镇建设资金百余万元。
二、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投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县的.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除上述三种资金来源外,其他渠道几乎为零。为什么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改善?一是小城镇建设大多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善,属无利行为,财政资金为保工资、求稳定,已很难再挤出一大笔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每年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二是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没有将小城镇建设真正融入市场经济,现在的管理体制是各级政府投资,政府管理,造成了对资本市场,民间投资、外商投赆的壁垒,政府的投入是净投入,无法开辟其他的投融资渠道。
(二)投资效果不明显。就我县洒河、三屯两镇的建设情况看,除2008年改扩建的城区道路、城区照明、城区绿化有明显效果外,其他投入只维持于修修补补,没有明显的改观和新的成效。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既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日常维护实属两难境地。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量较少。按2008年洒河、三屯两个镇的财政收入和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投资比例看,所占比重甚微。
三、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的建议
(一)注重小城镇开发和建设并举,多渠道引入资金,提升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档次。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小城市的开发已程逐渐饱合趋势,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为此,我们应把握这个机遇,做好小城镇建设这篇文章,一是应做到新城镇的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以较为优惠的条件引入开发资金,将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开发项目之中,做到“引凤入巢,借鸡下蛋”;二是吸引外资兴办小城镇企业园区。我县的自然环境优美,是个青山碧水的田园式县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享誉中外的“京东板栗”这块金字招牌,就是我们吸引外资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洒河、三屯两镇既是迁西板栗主要产区,又有铁矿和金矿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势,为此,我们应制定一些法规允许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创建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兴办一些有迁西特色的“日商板栗园”、“生态旅游园、“镇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的开发项目,从而带动小城镇建设。
(二)更新观念,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为更多渠道投融资于小城镇建设,需更新观念,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暨传统观念的束缚,用市场经济的理念与国际经济接轨,在小城镇建设中应敢于负债建设,小城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投资硬环境的优越感就突显出来,小城镇的综合开发有了投入,必然带动小成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管理,注重小城镇建设的实效。一是应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建、管、护等管理机制,广泛宣传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扭转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护的虎头蛇尾现象,同时要提高公民素质,营造城镇建设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的品位和档次。二是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有规范性的制度和措施,从资金的管理到帐目设置及财务制度的制定,都应合法合规,为使小城镇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建议将城城镇建设资金纳入乡镇财政专户管理,做到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人负责。防止资金的挪用和截留,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尽可能多的效益。
【我县小城镇投融资体制的现状及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805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