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新农村建设问题及策略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新农村建设问题及策略论文

  在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之后,如何客观地分析农业农村的新情况,分析农民观念的新变化,科学地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中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有力措施,加强了工作指导。我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指导,认真编制规划,确定试点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各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一)农村经济不断壮大,生产逐步发展。

  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之源。我省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建设典型。

  一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我省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切入点,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主力军,实现了农村工业化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又推动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人口的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了县域经济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强县、强镇和强村。实践证明,凡是经济效益好,发展比较快的县市,新农村建设搞得都比较好。

  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提升了现代农业水平。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是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比如:平原县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农业,发展民营特色产业。按照经营企业化、生产系统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引导农民走市场化的路子,壮大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建成了一批品牌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先后培育了恒丰面粉、福源淀粉、奥伦八喜、登海(平原)种业、奥西姆奶牛、友谊养猪场等15家农业龙头企业。扶持组建了蔬菜、作物制种、畜牧、用水等各类合作社、行业协会670多个。培植了四大生产基地,即60万亩的优质专用粮基地、36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的良种基地、年饲养量4000万只的畜禽养殖基地。通过“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日趋优化,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2006年全县实现GDP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

  三是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到非农产业就业,是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比如,郓城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突破口,通过机制求活,环境求优,作风求实,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90%以上的民营企业老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引导着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有2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70%。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近一半,实现的税收占全县工商税收总量的70%以上。龙口、即墨、诸城、寿光、博兴、邹平等县市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综合竞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说明民营经济是农民分工、分业、分化的孵化器,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消化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

  (二)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活逐步富裕。

  我省各地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着农民的生活水平。

  一是加大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我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部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完善粮食单向收购制度和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了补贴范围,改进了补贴方式。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对“三农”资金投入64.4亿元,比2006年增加12.6亿元。将各类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每个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帐户,实行“齐鲁惠民一本通”制度,做到“一个到村,四个到户,六个不准”。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我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政策优惠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措施,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逐步推行,在合理确定农民交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费用的补贴办法,财政的补助标准由过去的每人10元提高到了每人40元。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正在逐步扩大,2006年达到了70%。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至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三是逐渐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各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参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各县乡普遍建立起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灾民救助为基础的,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重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优抚法规政策,切实解决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等问题。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筹集供养经费,绝大部分乡镇实行了五保户的集中供养。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比如,即墨市,被征地农民按月领养老金。2006年筹资8189万元,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解除了被征地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

  (三)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乡风逐步文明。

  各地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乡风村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活习俗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都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放在了首位。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通过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达到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逐步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目的。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此,许多县市把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作为重点。利用党校分期分批对其进行系统性、规范性地培训。通过培训让基层干部成为农村讲文明、树新风的先行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在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各地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尽力做到让每家每户掌握一项致富技能技术。有些地方还选拔培训了一批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经营大户,促使他们成为农民企业家或创业明星。二是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弘扬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许多乡村都制订了村规民约,开展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社会新风尚。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农民逐步树立了文明新风。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逐步整洁。

  村容村貌代表着一个村庄的整体形象,反映着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各地把改善村居环境作为突破口,按照“规划先行、控制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村庄发展规划开始了编制,对宅基地进行了统一管理,逐步改变着建设杂乱无序、标准不一、有新房、没新村的现状。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建设为重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在路网建设上,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的质量和等级水平。我省绝大多数乡村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在水网建设上,通过政府扶持和群众努力相结合,相当一部分村庄用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在电网建设上,完善了布局,减少了损耗,降低了成本,部分县乡已经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在信息网建设上,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宽带网,发展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电话普及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宽带网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了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一部分乡村通过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积极推进了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他们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火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为重点,以“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目标,从最容易解决和投入少、见效快的事情入手,着手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逐步改善着农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管理逐步民主。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为此,各地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从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和党员的宗旨意识入手,通过建立“目标责任、考核评议、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机制措施,提高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了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使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农村和谐发展的促进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尊重农民权力,逐步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农村干部责任不明,工作动力不足和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激发了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有力地推动着新农村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811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