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 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技术含量日渐提升, 体能以及技战术水平较以往都有了显着的发展。但是, 体育竞赛随着整体水平的提高, 比赛早已不只是体能与技战术的单纯较量, 心理素质的差异也从各个方面影响乒乓球运动员水平的发挥。所以, 在进行体能与技战术训练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训练, 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 总结了一些心理训练的方法, 以期为乒乓球运动员的整体提高提供理论支撑与帮助。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 赛前; 心理训练;
1 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在平时训练过程中, 运动员平时的心理状态与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心理状态的波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从训练到比赛, 运动员应在心理环境上进行积极的调整, 而赛前的心理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进一步稳定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增强运动员的信心, 使运动员斗志昂扬, 积极的参与到比赛之中, 从而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
在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激烈的赛事环境中, 其间消耗着大量的体能与神经递质,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发挥。由此可知, 即使运动员有着优秀的体能与先进的技战术, 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都将在原有基础上大打折扣, 这对于只差分毫的竞技比赛而言, 可以说对于胜负的影响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2 赛前心理训练的作用
赛前的心理训练主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消除运动员的恐惧以及心理障碍, 以便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体能与技战术优势。研究表明, 心理训练在整体训练中的比例至少应占到三分之一。由此可知, 在目前大部分情况下, 心理素质已成为决定胜败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心理训练可以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主观积极性, 激发运动员内在潜能, 使其在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仍能从容不迫, 学会控制自身情绪, 稳定的发挥自身能力, 获得最佳状态, 在比赛中有效提高成绩。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的失误在所难免, 而失误对于运动员来说, 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久而久之, 心理障碍会加深运动员对于失误的恐慌情绪, 使其在比赛中无法客观的面对失误, 这些心理问题都要依靠赛前的心理训练来进行调整和治疗, 不能仅靠技术训练来进行弥补或替代。
3 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
3.1 选择合适的竞赛目标
运动员在比赛之前要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比赛目标, 目标要求简单明了, 可操作性强, 在此基础上也应包含一定的难度以增加挑战性。与此同时, 运动员对目标达成的期望值应适中, 既不可太低也不能太高。过高的目标会给运动员增添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而过低的目标又没有实际的意义。在难度系数合理的前提下包含一定的挑战性才是比较好的目标设置, 这样运动员既能良好的发挥自身实力, 又能在此基础上对自身形成突破。这就对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际的.要求, 其中必须包含具体的技战术要求, 力争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3.2 重视比赛动机的激发
运动动机是运动员参与比赛以及赢得比赛时必须的内部推动力, 运动动机由内而外的推动着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良好的竞技水平。所以, 在比赛前运动员应明确比赛对于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要让运动员明白, 正如鱼儿离不开水, 鸟儿离不开天空一般, 赛场才是运动员的最终归宿, 也只有比赛才能展现出运动员的价值。培养运动员珍惜比赛机会、渴望参与到比赛之中、在比赛中有竞争意识等, 都是运动员在比赛前应激发的动机所要包含的重要内容。当然, 在激发运动员动机前也要遵循适度原则, 动机水平过低会使运动员比赛情绪低落, 动机水平过高则会使运动员心理环境不够稳定, 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比赛中运动员真实水平的发挥, 从而难以取得期望成绩。
3.3 赛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整
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良好发挥技战术水平的保障, 所以, 运动员应在赛前将心理状态调整至适宜比赛的程度。思路清晰、战术明确, 保持适当的紧张状态都有利于运动员积极的参与比赛。故而, 当运动员心理状态不够稳定时应积极采用心理学手段进行调整, 使运动员以饱满、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比赛之中。可以通过热身赛或赛前动员来激励运动员, 敢想敢拼、勇为人先、誓夺第一的意识都将使运动员从心理层面上压倒对方选手, 这样更利于运动员赢得比赛。
高昂的战斗意识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会使运动员在比赛前失去冷静的思维判断, 教练员应在此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既要保持运动员应有的战斗意识, 又要使运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应对比赛中将要出现复杂多变的情况。对乒乓球运动员来说, 细腻的技术发挥的前提就是思路的清晰明确, 只有思路清晰明确才能使运动员做到眼到手到, 技战术与思维同步。
3.4 梳理清晰明确的赛前程序
除了在比赛前制定明确的目标以外, 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比赛流程的熟悉与制定整体计划, 把要完成的任务在心理完整的过一遍,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运动员就能更好的控制自身的心理活动, 使其在比赛中临危不乱、遇事不慌,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从而对身体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并对不良的干扰产生积极的应对, 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3.5 全面分析比赛情况, 做到知己知彼
首先应明确自身实际情况, 在实际情况基础上来分析对手信息, 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形成一定的心理优势, 当然在分析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准确, 不仅不要忽视对方的优势, 而且还应在其优势上作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全局观, 将比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切情况进行归纳汇总, 并逐一解决, 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减少运动员在真正比赛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的不适感, 将最好状态完美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孙燕.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2]陈静, 李平, 孔丽娜, 莫雷.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自我分析[J].体育学刊, 2008 (10) .
[3]马启伟,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9.
【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45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