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从黄金比例开始
相信大家对黄金比例这个名词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无论是美术、建筑还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都会接触过关于黄金比例的课程。黄金比是在2400年前由古希腊数学家发明的,它是由Pythagorean theory)(不时定理)所演进出来的,而这项发明对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到现代的产品设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金比首先是由30度、60度的直角三角形处发展出来的, 先从60度的一边划一个半圆, 然后再以这个交接点与C点的长度作半径划一个半圆, 这样便把AB与BC的长度成一比例分割。
如果以AB为高度, BC为底部的话,便会得出以上的结果,高度与长度的比例为0.618。该比例究竟有什么用途? 其实,这个比例是最适合人类眼球的视觉比例,现在所有4:3电视机屏幕便是根据这个比例来决定高度与长度的关系,现在很多产品设计和广告设计是根据这个比例来决定高度与长度的。
一个黄金比的空间再以黄金比的比例来分割便形成不同的正方形,然后便得出这样的公式:AB + BC = CD BC + CD = DE…… 如此类推。这又有什么用? 这个比例其实是A4纸的分割方式. A4纸的长度是21厘米 x 29.7厘米, A3纸的长度是29.7厘米 x 42厘米,A2纸的长度是42厘米 x 59.4厘米, A1纸的长度是59.4厘米 x 84厘米。
黄金比例与建筑
黄金比例与建筑的关系就更为密切,早在希腊巴特隆神殿的立面设计上便用上了黄金比例,它的总高度与长度成黄金比,石柱的高度与屋顶的高度成黄金比,屋顶的底部与三角形的屋顶成黄金比。
这样的模式在文艺复兴时代被广泛应用, 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各部分都是根据黄金比或黄金比所演进的比例来建造的,连香港立法会大楼都全是用黄金比来进行设计的。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欧洲的建筑和街道很美丽,不像香港和纽约般有这么多高楼大厦,人们根本看不到整个街景。这是因为欧洲很多城市古时的规划是限制建筑物高度的,以避免破坏成黄金比的街景。因为黄金比是最适合人眼睛观看的比例,所以大家在欧洲游玩时会比较容易拍摄人与建筑物的照片,因为当时的'建筑师很早就已经考虑到人观看这些建筑时的感觉。
黄金比例与人体
法国的建筑师Le Corbusier (柯布西耶)发明了影响深远的Le Modulor,这是他根据黄金比分析人体各部分的高度,从而定出人体在空间上的需要,这个标准便成为人体工学的标准。
柯布西耶认为人体的各部分成一个黄金比例,例如:
全身高度: 下半身的高度 =下半身的高度 : 上半身的高度 = 0.618
下半身的高度 : 膝盖高度 =上半身的高度 : 高顶至手顶的高度 = 0.618
上半身的高度 : 前手臂的长度 =上半身的高度 : 高顶至手顶的高度 = 0.618
柯布西耶把人体的平均伸手高度大约定义为2.26米,然后利用黄金比例把人体分为3等分,于是便得出人体标准身高为1.83米。他重复利用黄金比来分析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最后便得出以下的图像,并利用该比例来制成第一代人体工学的标准。
现在的设计师会根据人体工学的标准来设定书桌、栏杆、扶手、门的高度。因为设计师需要知道各种设备的标准大小,才可以确保这些设备是适合人类来使用的,而该标准便成为了设计界的权威。
虽然现在的部分设计师未必完全根据人体工学来设计,但是总会对该“金科玉律”带有一点尊重。不过,人体的高度有差异,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体质也不同,如何达到同一标准呢? 因此,现在的人体工学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也会根据各地不同的需要而有所调整。香港和大部分亚洲地区主要是采用欧美的标准,但在个别情况有所调整。例如: 欧美栏杆标准高度是1.13米 ,但在香港通常是把栏杆高度设定为1米或0.95米,因为东方人的平均身高比较矮。
又例如日本,他们完全设定另一套标准,上一代的日本人平均身高相比中国人来说都还要矮一点,因此日本人有自己的另一套标准,一些日本旅馆的浴室和睡房是如此的狭小,正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设计标准不同。不过,由于近年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经和以前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设计标准也有所更改。
因此,我们的生活无形中都受了柯布西耶提出的Le Modulor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受到黄金比例的影响
【论文设计从黄金比例开始】相关文章:
2.正比例教学设计
3.比例尺的教学设计
5.比例尺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03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