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评价增添人性美论文
摘 要:评价是一种价值评判,是一种精神性交往活动,是评价双方的心灵相遇。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一些数字成绩下结论,而要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关注他们各方面的发展。要努力使评价做到日常化、具体化、纵向化和整体化。
关键词:评价;过程;鼓励;发展
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后,在记者会上展示了他的大学成绩单,16个科目中拿优的只有2项,而且还是那种只要去上课就可得“优”的实验科目。小柴说:“那时大家一般都有半数以上的科目是优,我恐怕是班上最差的,但我一直相信成绩单并不代表你今后的命运。”(李鸿君编译,《获诺贝尔奖的差生》,《教师博览》2003年第3期)是呀,不过与其说这个成绩单不代表一个人今后的命运,还不如说这个成绩不代表一个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代表一个人的学习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小柴的经历笔者想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一评价理念是对当前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结果的反思,是对广大教师把评价理解为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量化评价的反思。
评价是一种价值评判,是一种精神性交往活动,是评价双方的心灵相遇。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和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并反馈信息给学生让其作积极地反思,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评价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结果,而是在于对一个过程的监督和调控。其指向是让学生积极地应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个人不断得到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扼杀人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评价的目的与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一致的。
鉴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有必要放大对学习过程评价的功能,给评价增添几分人性美。
一、进行日常化评价,增添人性美。
日常化评价是指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的、微小的学习行为,体现过程性,使之日常化。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为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而不能终极之时以分定论。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评价的过程。要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使鼓励性的评价成为教师的习惯性行为,成为自觉的行为。
笔者在一次新接班的时候,从原先的老师那里调查到小Z同学经常不做作业,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也不及格。接班后,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小Z同学课上听的时间很少,要是不催他作业的话,他就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错多对少。分析其原因,是作业题大多不会做,而作业中太多的错,又进一步使他丧失了信心,据此,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笔者经常找一些简单的问题叫他回答,一旦他答对一点点,就让全体同学用掌声表扬他,渐渐地他能对一个问题答得比较完整了,同学们就更自觉地为他鼓掌。慢慢地他作业及时交了,最后期末成绩提高了,竟达到了“良”。
学习积极性就是在平时点点滴滴的鼓励中慢慢地“生长”和“发芽”的。日常化评价,能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直接的催化作用,有助于增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采用具体化评价,增添人性美。
具体化评价指的是在一定的学习事件中,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判。评价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以积极的鼓励为主,结合学生个人的思维特征、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进行具体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个性化,有的形象思维好一些,有的逻辑抽象思维强一些;在学习方法上,有的善于发现结论,有的长于找到规律;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既有同学间的启迪,也有同学间误导,这些都是评价学生学习数学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教师尽量站在学生角度来分析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如一名学生学习“圆的认识”时给直径下的定义是:“直径有三个:一是连接圆上的点,二是经过圆心,三是一条线段。”乍一听,支离破碎的,不对。但细加分析,他则说出了直径的三要素:一条线段、经过圆心、端点在圆上。说明他已经从视觉上感知了直径在圆中的特征,只是在语言上概括不够,还是值得表扬。
再如一名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的时候,不管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是否相同,总是将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对齐。尤其是在积中点小数点时,常出错误。怎么会这样呢?仔细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内容就会发现:学生刚学了小数加法,小数加法法则中小数点对齐的印象太深刻了,对其构成了心理学上的前摄抑制,以至于替代了小数乘法中的末位对齐。相近的知识学得多了往往会产生干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和练习后,才能分清异同。
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错误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错误伴随着学习的始终,这是学习的一般规律。教师必须联系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而不要轻易地责怪学生,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
三、侧重纵向化评价,增添人性美。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然后以好的作为榜样,要求后两类向他们学习。受到表扬的总是好的一类,受到批评的总是差的一类。考试让好的还是好,差的还是差,差生进步了还是一个比好同学差。所有这些,都是同学间横向的学习评价,可以说这对整体而言是公平的,但对个体来说是不公平的。这样容易使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想法,长此以往就会压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这个角度讲横向比较并没多大意义。有人说,差生不是最后的考试差,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落下去了。这话是有道理的,传统的评价过多地采用了横向评价,有的学生在中途就已经被比下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淡化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化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而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所以必须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功的彼岸,教师应引导和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
纵向化评价是指自我前后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与横向化评价相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尽可能地使用纵向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呵护,是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特征的关注,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学生需要一种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需要一种能使他感到“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最不愿听到是“你怎么还是考差了”、“你比某某同学不认真”、“某某同学比你好多了”等等。但假如你对他说:“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作业认真了”、“这几天你的计算正确率很高”、“你的字写得漂亮啦”,此时你会发现他虽有点不好意思,但喜悦之情已溢于言表。应该说每个同学都希望听到表扬,尤其是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更希望得到表扬,更希望自己所作的努力得到肯定,因为平时他就比别人缺少肯定。人都有向善性,只是往往被表面的学业成绩所掩盖。向善性是每个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应该侧重于用纵向化评价方式把它激发出来。
四、强调整体化评价,增添人性美。
整体化评价是指对学生的智能、学习态度、情感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方面能力组成的综合体,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只是强调了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而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而不能反映评价的真实性,不能真正地评价学生。考试反映的最多是现在学生对数学学得怎么样,但绝不能判断学生在数学上发展得怎么样。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他的数学思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和态度。再者,在人的一生中,很多数学知识往往不被应用,而渐渐遗忘,但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思想等却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显现。因而当看到学生计算不对时,要发现他书写的端正;当解题思路出错时,要注意他态度的认真;当方法不妥时,要看到他的全神贯注……教师不应尽找错误,而要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情感和思想的协调参与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少用一些简化了的结果性量化评价,实实在在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评价环境,全面考察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发展水平,进行整体化评价。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注意日常化、具体化、纵向化和整体化,方能使评价客观公正,体现出评价的人性美。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谢志萍.由多元智能理论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4] 毛景焕.课堂评价的新视点.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给评价增添人性美论文】相关文章:
2.人性的美诗歌
4.评价人性格的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50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