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中村傩文化的艺术形式论文
摘要:中村傩文化在傩仪活动中满足着广大客家先民的心里祈愿,它既是客家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中村村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中村傩文化中既蕴含了浓厚的“阴阳”观、“神圣”观,又具有驱鬼逐疫、祈祷纳福的功能性诉求,还包含了独具特色的采茶戏风格等精神内涵及艺术形式。
关键词:中村傩文化;精神内涵;艺术形式
一、中村傩文化的精神观念
黄石镇中村傩戏作为赣南地区唯一傩戏戏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傩”承载了客家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客家先民超脱物质生活的精神需求。每年两次的傩仪祭祀活动成为当地百姓纳福祈祷,逐疫驱疫的神圣性活动,傩神也早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一)中村傩文化中的“阴阳”观
“阴阳”观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村傩有着浓重的道教色彩,因此其“阴阳”观亦沿袭了道教文化中的“阴阳”概念。“阴阳”观在中村傩文化中有着多重的体现。如中村傩的服装有“红”“绿”两色,其中红色服装代表男性,绿色服装代表女性。由于中村傩艺人均为男性,因此用服装颜色就可以辨别傩仪活动参与者的性别。古人用“红”比男,用“绿”比女,“男红女绿”集中体现了中村客家人对中原汉文化的传承沿袭,也体现了当地居民对道教“阴阳”观的文化认同。月亮代表“阴”,太阳代表“阳”,这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阴阳”观,而这种“阴阳”观念在中村傩文化中有着更加突出的体现。目前仅存的7部中村傩戏中的《赖公射月》便是对此“阴阳”观的最好认同。中村人认为:人世间若阴气过重,各种妖邪鬼怪就会在人间作恶,月亮是“阴”的象征,因此要除去多余的月亮。代表“阳”的赖公射除了代表“阴”的月亮,这种傩仪活动的举行祛除了阴气,驱逐了鬼厉,保百姓以平安祥和。中国的民俗心理普遍认为女人代表阴性,男人代表阳性,阴气过重时需要阳气压制,以免鬼厉作祟,祸害人间。因此,在傩仪活动开始时,作为代表阴的女性必须远离祭坛,以免带来祸端。此类民俗心理集中反映在中村傩戏——《打保安》中。在《打保安》中有一个环节是让百姓上祭坛前跪拜许愿,祭祀时要求所有女性远离祭坛,躲在一旁,只许男性上前祭拜。直到今天,赣南客家当地的百姓认为女人阴气重,疫疠是因阴气而出来作祟,这实则表现了中村人对古代“阴阳”观念的极大认同。
(二)中村傩文化中的“神圣”观
中村傩庙北墙有一块碑石,碑石中央篆刻:石示(zhai)头福主庙重塑神像序言;两侧刻:华光普照神州方方尽尧舜,福主灵感乾坤户户皆平安。从碑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中村人对“福主”充满了信仰,对傩仪活动有着强烈的敬畏之心。每年两次的傩仪活动一旦展开,芸芸众生便会诚服膜拜。从中村人对待“傩面具”的态度上可以集中反映出当地傩文化中的“神圣”观。傩面具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是神灵的载体,因此对待面具要遵守约定俗成的各种清规戒律。中村傩舞中的面具在制作时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面具要事先举行“开箱”仪式,存放面具要举行“封箱”仪式。由此可见,中村人视“傩面具”为极其神圣的事物。由于傩戏面具的原始神秘性,都藏入福主庙神台,从不示人,只有在两个傩戏“表演季”傩面具才拿出来,并且它的雕刻制作历来也是神圣的事情。傩舞人表演时,不论演什么角色都必须头戴面具,人带上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使人感受到远古先民请神驱鬼的巨大震摄力。
二、中村傩文化的功能诉求
《周礼夏官》中有关于“傩”的最早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日,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由此可见,早在周代时期“傩”已经作为一种纯粹的傩仪活动,且具有很强的仪式性和功能性。经过几个世纪的沿袭,中村“傩”的功能性仍然是作为一种驱鬼逐疫、祈福保平安的民间活动,流传至今。
(一)驱鬼逐疫的功能性诉求
“驱鬼逐疫”是中国民间傩文化的普遍功能性诉求,然而中村傩在“驱鬼逐疫”方面有着其自身特有的诉求方式。在早期的大迁徙时期,中村人面对大自然的各种威胁和神奇古怪的自然现象,造就了崇拜鬼神的文化心理,认为所有的自然灾害、疾病、死亡等都是由人类无法战胜的邪魔恶鬼所为,因此渴求神灵护佑与恩赐。当地人认为,举行傩仪活动既可驱除一切妖魔、疾病和灾难,也可给人们带去健康、幸福与平安。例如,中村傩戏《判官点书》。《判官点书》的表演者面戴黑色而狰狞恐怖的判官面具,手拿竹笔、生死薄,通过不断的弯腰下蹲、舞笔等动作形态,以此驱逐鬼厉,保百姓安康祥和。再例如,中村傩戏《钟馗除妖》的表演者头裹胎衣布,上身穿正面为红色,背面为黑色,背写“福”字的道裙,手持木剑和红手巾作为法器,面戴凶神恶煞、青面獠牙的黑色钟馗面具,表演中不断出现的祭拜、磨剑、舞剑斩杀与跳罡步、踩灵、叉腰手相互结合,口念咒语,边唱边跳,产生出动作威武的舞蹈形象和庄严肃穆的表演氛围,无不是在“万物有灵”的心理作用下进行的驱鬼逐疫的思想体现。因此,中村傩戏中所体现的辟邪文化是当地客家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
(二)希冀生命繁衍、祈祷万世平安的功能性诉求
“生存与发展”是中国民间民俗活动永恒的生命主题,故而从中村傩仪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从中村傩戏的剧目内容中不难发现,生存与发展历来就是中村客家人想要表达的首要内容。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中村人在对待生命繁衍的希冀和平安幸福的期盼上有着更为强烈的心理诉求。傩仪活动的产生迎合了中村人的此类心理诉求,因此便有了《太公钓鱼》《抱冬易》等傩戏剧目。这些傩戏剧目集中反映了中村人特有的祈福方式。当演出《太公钓鱼》时,中途庙会头首会将演出道具、纸剪的鱼向观者出售,而许多妇女则会争先恐后拿钱去买。她们将纸鱼买回家后,先在灶头上放一下,然后拿去拌猪食和鸡食,据说这样可保鸡、猪不会发瘟,六畜平安。演《抱冬易》一戏时,中途会有许多妇女手提白线争着挂到演员手中。每个妇女手上的线都有一定的数,今年12个月就拿12根线,如果有闰月就得拿13根线,每根线长33厘米以上,线头上要扎一个红包,红包里装有钱币(多少由挂线人自定),人们称之为“挂线”,据说可保大人小孩长命百岁。中村傩戏因祭神的特性,与地方庙会活动常常联系在一起,每年在福主庙内固定举办两次大型庙会来进行禳神祈福。实际上,傩戏是用于禳神的庙会活动之一,傩戏属于庙会。自古以来,庙会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当地百姓的祥和平安。因此,傩戏活动集中体现了当地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47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