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究论文
一、浸透的意义与措施
(一)浸透的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与心理课在教材内容方面有许多“共同言语”。首先,“两课”在育人目的上是分歧的,都是协助学生处理实践问题;都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气、提高学生区分是非才能和成为全面开展人才为目标的。其次“两课”的教材内容都是偏重学生情感培育和行为锻炼的;再者“两课”在教育教学方式上也是密不可分的,都是经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层次进行的。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心理质量培育作为品德与社会科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扩展与延伸。
(二)浸透的措施
学校请求全体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把本学科浸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课题研讨的重要组成局部,尽可能地做到多途径、多方式地进行。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经过创设宽松调和互动的心理气氛;树立民主对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亲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投入真情实感进行心理辅导。努力寻觅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舞、褒扬和肯定。采用多元、多样、全程、全面和鼓舞性的言语评价学生;经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和应用多媒体教学激起兴味。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协作和探求的时间、场所和时机。引导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毅力、培育良好的习气。在详细施行中,经过锻炼、辅导、暗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浸透的办法与途径
(一)在教学设计时思索浸透
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科浸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上好本学科课程的前提,只要在设计时充沛思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浸透问题,才干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认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社会科教师要深化研究教材内容,努力发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浸透点,经过教材中详细的实例或由此引申出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络实践进行讨论,从而起到触动心灵的作用。在教材处置过程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恰当、有目的地与品德与社会科内容严密分离。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才能、心理特性、实践需求以及学习内容备课,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别,在理解学生性格、兴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肯定教学目的、教学办法,力图因材施教,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使学生在高兴的心境中学习知识和提高才能,在调和的气氛中熏陶情操和升华思想。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浸透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目的偏重的不是知识与技艺,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办法和技艺改动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借助心理检验及其他测评工具客观地理解学生的个性特性、优点、缺乏以及开展趋向,使本学科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与有效性。课堂上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舞学生大胆质疑答辩、各抒己见,鼓舞学生发表共同的见解。有了这样的学习气氛,不只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开展,还有利于使学生轻松摆脱心情障碍、克制消极心理、构成良好的习气。经常褒扬学生,真诚地看重每一位学生,不但能够使学生感遭到教师对本人的肯定,而且能够使学生对将来更有自信心,这是学生取得胜利的心理动力最好的办法。
(三)在作业处置中进行浸透
品德与社会科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品德行为的理论途径。因而在处置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时,教师也要充沛思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浸透。布置课前准备的.时间要充沛,小学品德与社会科教学要胜利,功在课前、重在资源,要充沛应用双休日的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材料的搜集整理,这样既可培育学生发明才能,又可培育学生协作心理,还能够激起兴味。课后作业的难度要按部就班,做前一题时,就有自信心完成下一题;作业的数量要契合实践,少而精能够加大学生的思想深度。布置的作业应尽量使学生取得胜利的体验、意志力的磨炼、发明性的发挥和才能的提高。作业的修改也要灵敏多样,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面批、有记载;有自评、有互评;多鼓舞、少批判;多肯定、少责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我深思和树立自信,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气和个性技艺的培育。
(四)在课外辅导中分离浸透
品德与社会科课外辅导也很重要,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渠道。课外辅导不是后进生的专利,教师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离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开展的需求,分批进行课外辅导。对优秀的学生要增强培育,进一步开展其喜好和专长,并经过不时提高请求,让他们感遭到恰当的波折,晓得本人还存在缺乏,同时又使他们获得更高程度的胜利,激起求知欲。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要有重点地进行辅导,耐烦地培育他们的意志,经过巧妙地点拨启迪思想,让他们经过努力可以有所收获,感受胜利。许多后进生的艰难并不是他们的蠢笨,而是他们自卑、畏难的心理,因而教师要注重协助他们扫除学习障碍,加强自自信心,这也是品德与社会科的教学目的。总之,经过几年来展开本学科浸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探究,我校品德与社会科教师理念更新、办法更活、自信心更足;大多数学生愉悦感更强、参与度更高、主动性加大、实效性更好。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8.关于品德的议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26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