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接受活动研究论文
摘要: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以及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观点为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的读者中心地位、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观念给当下的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启示,加强对其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改革开辟新的路径,推动语文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接受美学;语文教学;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视野融合
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评议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等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参与文学作品鉴赏活动的有效引导。随着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碰撞、融合,语文教育领域观念意识的革新也在不断深入,源起于德国后被引入我国的“接受理论”逐渐被重视,并被引入语文教育研究。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即文本在未经读者阅读和检验之前只能称为“文本”,经过阅读和检验后才能成为“作品”,只有读者利用阅读期待,使“空白点”具体化,文本才有实际意义。这一观点恰好弥补了现行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弱点,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了现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将以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接受活动为研究点,剖析当下高职高专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学接受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文学接受理论,亦称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出“读者中心论”,强调读者具有不可或缺的决定性意义的创造,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则是读者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该理论还提出了“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和“视野融合”等重要观点。
(一)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期待视野,指的是接受主体在阅读一个新的文本之前,已经具有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结构。换而言之,期待视野是在读者已有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定的心理预设,这种心理预设受到读者本身已有的审美取向、社会经验、生活阅历、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期待视野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定向期待是读者利用自身已有的思想、文化、知识与经验等所形成的阅读模式来认识、理解和阐释文本,具有选择、求同的定向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读者的期待视野已经预先决定了阅读结果。而创新期待与定向期待恰好相反,它源于当读者已有的心理预设与文本审美价值不能统一时而迸发出的新的思维火花。就语文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的“期待视野”受到自身因素、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因素等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期待视野都不尽相同,并处于不断调整和重建的过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都会激发期待视野对文学作品进行新的创造。
(二)文本的“召唤结构”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具有各种未定点及尚需对无数未定性予以确定的图式化结构。其中,这些“未定点”和“未定性”给了读者填补和重新定义的机会,召唤读者用自己的经验、体会、情感和理解去填补其中的意义空白点和未定性,并在填补的过程中将文本的内容具体化,因而,“召唤结构”可以看成是文本本身具有的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接受理论还认为,文本所呈现的文学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并非是由于其所体现出的跨时代意义,而主要是得益于其结构的“空白点”能使人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因此,文本召唤结构所呈现的“意义未定”和“空白点”给予了文章最耀眼的闪光点,而且,这种独特的结构不受时间、语言、文化等因素的阻碍。从这个意义上看,伟大的文学作品能够跨越时空、超越语言文化的羁绊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接受,正是源自其潜在的“召唤结构”能够调动、激发、引导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想象、去补充、去创造,获得美的体验和感受。
(三)文本阅读的“视野融合”
“视野”一词原本意指地平线,视野融合则取其本意来表现两条地平线相交融的一种状态。而在接受美学中,视野被形象地比喻为读者在阅读前的一种预判状态,视野融合则为读者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所呈现出的相互交融状态。因而,人们所探寻的文本意义,既不是指文本的最初意义,也不是指读者的预判状态,而是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在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全新并持续存在的状态。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视野融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与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意象、情感发生交融,从更深层次去领略作品所展现的更广阔的世界,它是整个文学接受活动的效果核心所在。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中的文学接受活动基于“接受理论”视野,以文学作品为纽带,帮助学生个体开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体验和评价,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主动地选择、接受或摒弃,引导学生实施能动性阅读和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二、文学接受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形态
文学接受理论强调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主动参与意识,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需要经过读者的阅读感知和鉴赏评价才能实现。在语文课堂中,这种文学接受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
(一)感知。感知属于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感性认知层面,是阅读个体基于自身生活阅历和文化素养背景对文本的初步认识,在语文课堂中,是指学生在感性认识层面对文学作品整体上的直观印象。它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最初步、最直接、最单纯、最有价值的阅读体验,是整个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作为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这种感知,并帮助学生不断对其扩充、丰富,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欣赏。这里的欣赏是指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体验、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这种欣赏都需建立在学生个体对文学作品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寻找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思哲理,并借此欣赏感悟现实世界。欣赏的过程也是阅读主体生发并深化情感的过程。
(三)评价。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评价是重要的一环。相对于欣赏性接受,文学评价活动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一种评价性接受,是文学接受活动的理性层面。它在感知、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基于读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素养,利用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心理的研究方法对作品进行科学理性的理解、阐释和判断,挖掘其审美意蕴和历史内涵,因而它是基于感性体验基础上的理性认知活动。
(四)反馈。反馈是感知、欣赏和评价的反刍,是学生心灵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互相渗透,具有再创造性。教材中文学作品是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文学意象或形象将自我生活体验和情感凝聚展现出来的方式。在语文课堂的文学接受活动实践中,学生要依靠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文学作品中属于作家自身的意象或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个人意象,这个过程也是文学的再创造,是独属于学生个体的审美意识。这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创造过程,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培养,道德情操得到熏陶,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和特有的精神享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23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