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探究大学生迷信心理和心理控制源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探究大学生迷信心理和心理控制源论文

  迷信来源于人类意识,因人们的主观意识有限和客观技术条件的局限导致对自然世界产生一些迷信状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越来越深的相对正确的认知,许多传统迷信思想已消失不见。但迷信观念及活动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而可见,并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Tobacyk 提出的超自然信念量表 ( ParanormalBeliefs Scale,PBS) ,是首个从心理测验的角度来测量超自然信念的量表,是大多数现在的研究人员所使用的测量超自然信念的量表。此后,有很多探讨迷信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自我效能感,压力情景等。雒焕国主张可采用斯金纳强化原理,维纳归因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等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迷信的形成和传播。当然使人们产生迷信心理还有多种原因,如社会因素,家庭学校,人格等。张尚书等调查了河南省研究生的精神信仰状况,发现社会信仰最多,其次是实用信仰,最后是超自然信仰。而且精神信仰在性别、年级、专业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可能更倾向实用信仰,研一更倾向社会信仰等。李小龙认为老年人容易产生迷信,但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迷信。老年人产生迷信心理源于年老带来的结果如迷信文化、寻求寄托、衰老等。Tobacyk 和Dag 研究表明,外控型人格和迷信心理存在正相关。Randall 使用RotterI - E量表,发现外控型人格的人更易相信超自然现象。但因样本太小,且没有测量超自然信念可信度较高的量表,所以研究结论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姜涛的研究表明,中学生迷信心理与外控型人格显著正相关。刘美婷的研究结论是心理控制源中有势力他人、机遇量表得分与大学生迷信心理总量表、以及迷信信念、迷信行为、迷信动机3 个分量表得分均显著正相关。

  在我国以往研究中,多侧重对大学生迷信心理总体状况的描述,对于迷信心理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不够深入成熟。为什么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有迷信心理呢?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了解大学生迷信心理现状,分析讨论迷信心理与心理控制源关系,丰富我国关于迷信心理的研究,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理论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两所本科院校河北工程大学和邯郸学院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问卷464 份,有效问卷412 份。被试1 ~ 4 年级分别有133 人、102 人、83人、94 人,其中男生216 人,女生196 人; 文科210人,理科202 人。

  1. 2 方法

  1. 2. 1 大学生迷信心理问卷采用陈永艳建构了中国大学生迷信心理结构,他认为迷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有机整体,包括动机、认知和行为3个成分。《大学生迷信心理问卷》由3 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迷信信念量表( α = 0. 892,RMSEA =0. 069,NNFI = 0. 96,CFI = 0. 97) 迷信动机量表( α =0. 893,RMSEA = 0. 068,NNFI = 0. 95,CFI = 0. 96) 和迷信行为量表( α = 0. 932,RMSEA = 0. 071,NNFI =0. 97,CFI = 0. 98) 。

  1. 2. 2 心理控制源量表采用Levenson 编制的IPC《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该量表包括了心理控制源的3 个不同组成部分,内控性( I) 测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够驾驭他们的生活; 有势力的他人( P) 测量被试是否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 机遇( C) 测量人们对机遇可以影响他的生活经历和事情的结果的相信程度。内部一致性系数I 为0. 667、P 为0. 780 和C 为0. 70。效度RMSEA = 0. 077,NNFI = 0. 86,CFI =0. 88。

  1. 2. 3 程序使用统一指导语在教室集体施测,发放问卷前,由主试向被试说明研究目的及作答要求,告知被试问卷结果只是作为科学研究,以便得到被试信任,然后发放问卷,作答完毕后,当场收回。

  1. 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9. 0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采用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来处理分析录入的数据。

  2 结果

  2. 1 大学生迷信心理特点

  邯郸市大学生迷信心理总量表平均分为2. 08,从各分量表来看,平均分最高的分量表是迷信动机,其次迷信信念,最低的是迷信行为。迷信心理总量表和各分量表得分均性别( t = 0. 032,P > 0. 05) 、专业( t = -0. 367,P > 0. 05 ) 、年级( F = 0. 171,P >0. 05) 差异不显著。

  2. 2 大学生迷信心理和心理控制源的相关心理控制源的有势力他人、机遇分量表得分与大学生迷信心理总量表及3 个分量表得分均显著正相关; 内控性量表得分与迷信心理总量表得分呈较弱负相关但不显著,与迷信信念分量表得分呈较弱正相关但不显著。

  不管男女,外控性的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得分均与迷信心理总量表、迷信行为、迷信动机分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迷信信念分量表得分与机遇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而与有势力他人量表得分的相关存在男女差异,两者相关在男性上不显著,在女性上显著正相关

  不管文理科生,机遇量表得分与迷信心理总量表、迷信信念、迷信行为分量表得分均显著正相关;有势力他人量表得分与迷信心理总量表、迷信信念、迷信行为分量表得分在理科生上均显著正相关,而在文科生上只与迷信行为分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

  2. 3 心理控制源对迷信心理的回归分析

  经初步分析心理控制源和迷信心理相关性,得出心理控制源的两种外控源即有势力他人和机遇与迷信心理显著相关。为进一步发现有势力他人和机遇与迷信心理的关系强度,以有势力他人、机遇为自变量,迷信心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在以迷信心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进入方程的显著变量只有机遇控制源,能够解释变异量的11. 8%,这表明机遇控制源对大学生迷信心理有最直接影响。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 y = 1. 629 + 0. 344x。

  3 讨论

  3. 1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特点分析

  3. 1. 1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总体特征根据问卷准则划分,邯郸市大学生迷信心理总均值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但高于陈永艳的调查结果( 大学生迷信心理量表得分为1 ~ 2 分占50. 9%,2 ~ 3 分占47. 7%,3 ~ 4 分占1. 4%) 。在本调查研究中大学生迷信心理得分为1 ~ 2 分占48. 5%,2 ~ 3 分占49. 6%,3 ~ 4 分占2. 4%,处于迷信低水平的人变少了,而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和中等偏高水平的人却变多了。这一对比结果表明大学生迷信现象仍处于上升趋势,值得我们加强关注和深度思考。

  迷信动机分量表平均分最高,其次迷信信念,最后迷信行为量表,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产生迷信心理时,主要是迷信动机,其次有迷信信念,而较少做出迷信行为。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不仅要处理学业和学校里的常见问题,还要应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价值观的变化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失调,使他们感到失控和无助。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就是渴望能够控制和预知从而维持内心平衡,这也就促使了迷信动机产生,一旦此类需求获得满足,大学生可能会进一步产生迷信信念。尽管无法控制环境导致大学生产生较高的迷信动机和迷信信念,但大学生接受过长时间的良好教育,所以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迷信行为。从这一层面看,要想减少迷信现象,文化,科技,思想教育仍有很大意义。

  3. 1. 2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性别特点以往研究认为女性比男性迷信,是由于女性的特殊地位和社会角色,女性比男性体验到更大的学业和职业压力,且经常体会到无助感,为能控制事件,她们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迷信动机,在此动机下进行烧香拜佛等一些迷信活动,这与董宣如所证实的女生比男生更相信星象学的结果相一致。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迷信心理总量表和各分量表平均分性别差异不显著。现代社会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教养方式与以往有些不同,有些家庭对女孩子教养与期望同男孩子没有多大的不同,且如今男女社会地位日趋平等,所以男女性别差异不大。

  3. 1. 3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专业特点以往的研究认为文科生的迷信水平高于理科生,由于不同的.专业教育对于思维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和培训,如理科生需要更多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而文科生则需要更多想象力和灵感直觉性思维,这些思维类型的特点就决定了文科生比理科生更易于产生迷信心理。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迷信心理总量表和各分量表平均分专业差异不显著。由于被试是大学生,不像高中生文理分的很清楚,大学生接受的教育是全面的。加上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简单的专业知识,大学生需要全面发展自己,从而使专业差异不再明显。从这一层面看,学生要全面发展,加强自身修养。

  3. 1. 4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年级特点以往研究认为大学迷信心理大体上呈现一种随着年级升高迷信心理也有上升趋势,大三年级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迷信心理总量表与各分量表平均分年级差异不显著。基本上持平稳趋势,这与现在大学教育有关,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不断接受着各种教育与指导,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减少了盲目性,从而提早为未来作准备,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大三才产生的焦虑不安感。从这一层面看,高校更要对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就业等加强指导,多开展此类讲座和活动,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且健康的生活,为自己未来做好铺垫。

  3. 2 大学生迷信心理和心理控制源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外控型人们认为有势力他人、命运、运气和机遇等外在因素影响甚至决定事件的结果。因此他们为能控制事件发展,会更倾向于持有迷信信念。本研究重新检测了两者的关系,结论是外控性的两种控制源与迷信心理显著正相关,与内控性的控制源有较弱负相关,但不显著。这同以往研究结果差别不大,研究结果说明内控性量表得分越高者,越相信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控,相信自己能够控制一些状况。研究结果还表明,女性更易受有势力他人的影响产生迷信信念,而男性在“命运论”、“运气说”、“寻求控制感”维度上,与内控性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这说明男性更内控从而在某些方面迷信程度较低。男性更内控从而在某些方面迷信程度较低。

  研究结果还显示,有势力他人量表得分在理科生上与迷信心理总量表、迷信信念、迷信行为分量表得分均显著正相关,而在文科生上只与迷信行为分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理科生较易受有势力他人影响而产生迷信心理,这可能是因为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理科生多逻辑性,纪律性,加之理科知识一向是答案统一,比较固定,所以理科生较易受有势力他人( 如老师等) 的影响,而文科生的思维是发散式的,感性的,加之文科生的知识一向是仁

【探究大学生迷信心理和心理控制源论文】相关文章:

1.论文之论大学生迷信心理成因分析

2.发展心理与心理健康探究论文

3.基于心理本开展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探究论文

4.探究心理逻辑论文

5.声乐教学心理环节探究论文

6.探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论文

7.职业心理大学生论文

8.大学生心理疏导路径探究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230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