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内容摘要:正确运用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以及两者相互转换的规律,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注意于教学活动中,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与无意注意的转换
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理解,记不牢,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完成各项作业时有错误,常常是由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的。为了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注意于教学活动中,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无意注意通常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所引起的,它既可成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也可成为造成学生学习上“分心”的不利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它有益的一面。
首先,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如教室内的布置和周围环境,教师讲课的声音,教具的使用等,都可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因此教师要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如保持教室周围的安静,室内布置要简朴等。另一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注意去听课。如教师讲到重点、难点时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巧妙地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把学生注意力维持到课堂活动中去。
其次,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注意力。经验表明,凡是和学生已有的爱好和知识有关的事物,凡是能给学生增加新知识经验的事物,都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爱好。有的学生由于对前面学过的材料没掌握,越学越不理解,对学习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把新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已有知识结合起来,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也有这样的学生,他确实已掌握了甚至超过了现在教师要讲授的东西,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不愿听讲,教师应适时地给其制定新目标,补充新知识,使他们在新层次中激发注意力。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活动。学习中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靠发展有意注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教师在授课之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当然,教师交待的任务不同,学生的.注意就有不同的表现。在一个新单元开始时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材较难的地方预先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利用了间接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注意。为了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目的,要求,其效果会更好,这样就会使学生自己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
三、运用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易引疲劳和注意力的涣散,但如果只让学生依靠无意注意来学习,就会不利于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在一堂课中,使不同注意有节奏地进行相互交替,转换,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关心的问题上,教师应通过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从课前的纷扰中解脱出来,将注意迅速纳入课堂学习上来,接着就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唤起直接兴趣,这时,有意注意就转换成了无意注意,讲到教材重点、难点、关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兴趣支持和加强有意注意,这个阶段,必然消耗学生很多的精力,在这之后,教师再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如各种方式的练习)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化成无意注意。当然,一堂课中,也会遇到某种意外情况,如在课堂上,突然外面有吵闹声,将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化成无意注意,这时教师不要急着讲课,要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向学生发问“刚才我讲到哪儿了?”这样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转化成了有意注意,临下课时,学生的注意最易涣散,教师可通过本课的小结或提出课后的要求引起有意注意。这样一堂课,有张有弛,有松有紧,始终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又不至于使学生感到疲劳。
总之,课堂上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固定呆板的模式,这需要教师围绕教学中心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与表现情况巧于安排,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相关文章:
7.公共组织理论论文
8.如何运用成了造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22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