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电器设备变得日趋复杂,同时,社会和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量的汽车机电维修人员,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如何使毕业生能较快的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这促使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核心课程改革。
1存在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
1.1汽车行业人才需求
目前,汽车所含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各个机构及系统,使汽车维修对象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汽车维修作业,已由传统机械维修转变为强制保养和视情修理,工作强度减低,工作效率提高。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机、电修理人员分离的现象,已逐渐被具有机电一体化维修的复合型人才取代。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急需的是既懂机械又懂电器、电控技术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人才。
1.2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以往,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方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实施,学生学过理论知识后在实践环节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不符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2005年,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在专业主干课程后增设了综合实训课程,自实施以来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时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以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大部分学生对汽车电器的结构认识很模糊,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原理与结构知识;而进入实训环节时,又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汽车维修中的实际问题。这种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3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弊端,我们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完成一个知识教学内容即安排相应的实践项目。以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项目为例,教师在上课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场景,并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讲解起动机的结构和拆装要领,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左右对起动机进行拆装,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本课程教师利用实物、模型、课件等教学设施,边操作、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教学做合一、心口手并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2课程改革与实践
我们聘请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汽车行业专家及能工巧匠参加课程改革工作,以培养学生具有汽车维修工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考核要求,重新梳理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对主干专业课和实训课全面整合,开发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项目教学课程,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汽车维修工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确定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技能。
2.1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没有配套教材,结合学院的教学条件,开始编写校本教材,将整个课程内容按不同模块重组后,形成了汽车电源系统的检修、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汽车点火系统的检修、汽车辅助电器的检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等五个项目。我们将以往单独开设的汽车电器实训融合到相应的教学项目中,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中包含汽车维修人员必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在进行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观察、检查、检测、分析及排除过程中掌握该项目包含的应知应会知识,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掌握相应部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应用到分析和排除汽车电器的故障中。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趋势,将课程的五个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结构、故障诊断及排除为主线,紧紧抓住现代汽车维修的关键,同时也显现了该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超出传统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范围,强化了现代汽车新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熟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环境的引入中,我们运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评述等方法,使得学生较自然的进入到教学环境中,通过在教学环境中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部分产生兴趣。在教师讲解完某一教学内容后学生即进入到实践环节,并填写对应的项目单、写出学习体会。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教学环节提出反馈建议。
2.3改革教学形式、考核模式,建立课程题库和技能考核规范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尽可能贴近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教学后即进行考核,该项目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重要程度而定,各个项目考核都设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技能考核占成绩的60%,课程结束时,根据个项目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
理论考核内容为学习完课程后的期末理论考试,是对全部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采用“教考分离”考核方式,授课教师不参与出题,由教研室负责出题,学生独立完成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
实践技能考核为过程考核,是以学生在各项目模块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3课程改革成效
3.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实施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时,学生按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学生制定方案,查找资料、开展讨论,评价学习效果。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3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高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在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班级试点后,学生普遍认为这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汽车电器故障的检测诊断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案例评述、分组讨论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等等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08级学生企业实习反馈情况,通过此模式教学后的学生能较快的适应汽车维修岗位,对常见的技术故障能准确有效的排除。
同时,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也带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整体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浅析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02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