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手段须回归课堂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和具体化的系统研究。教学手段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活动性、整合性、实效性、发展性五个方面。教师应区分各种教学手段的功能类别,更为理性地灵活选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选用不同教学手段时,教师可以遵循以下程序:明确教学手段的服务对象,具体落实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用教学手段;分析可供选择的手段类型和特点,选定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手段
以数字化信息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多种教学器具进入课堂后,明显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已进入一个全新的转折期。在此背景下,如何使教学手段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步,选择何种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都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力争使教学手段理性回归课堂教学实践,切实起到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深究概念内涵,使手段回归本源
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达到促使师生信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其本质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所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对教学手段本源的理性回归,能使教师集中精力,围绕着“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实施方式和落实措施,达到提高学生吸收信息最佳效果”的议题任务,去设计和从事自身的教学工作,切身体会到“在实际活动前了解所要从事的操作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才有可能在实际活动中定向,即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真正含义。理性思考后的工作实效,表明了思想意识是一种超级资源,教师主体意识和智慧潜能被激活之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有了保障。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媒体与手段也是有区别的,教学媒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物件或工具,而教学手段是使用这些媒体而采取的一种途径和策略。教学手段不是教学中的物件与工具,研究的注意力不应仅仅停留在介绍新工具、利用新材料的认识表层。要想达到预期目标,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集中精力,去研究落实目标所应采用的最佳方式与措施,而不是“物件”的研究。探究教学手段的本质内涵,能够使我们回归到事物的本源,有效解决低效劳作的困惑疑难,体验到掌握本质,运用规律提高工作实效的乐趣。
二、掌握手段特性,使实践更为理性
掌握教学手段的特性,是理性运用教学手段的基本保障。教学手段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的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目的',即高质量、低消耗地使学生更加便捷地学好,达到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习得情趣、掌握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预期目的。研究教学手段,就是要使其满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真正为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决不为了形式的多样化而滥用。
第二,活动性。教学手段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只要有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就会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直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是教学手段运用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手段,都是以教师付诸相应的教学行动为标志的。
第三,整合性。教学活动从形式上说是丰富和多样化的,虽然单一的教学手段可以独立用于解决某些细节问题,但不能解决教学过程的全部或整体问题。教师要想完整地解决教学活动过程的所有问题,既要考虑各种手段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又要考虑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各种手段发挥何种作用。教师只有交叉整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达到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实效。
第四,实效性。课堂教学手段主要是用之于教师,授之于学生,它所关注的是运用的效果。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不是为了运用而运用,也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运用,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对帮助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手段都应体现如何使学生更佳、更易、更快学好的实效追求。
第五,发展性。新的质量观是以“人”为着眼点,追求人的发展,即学生自主、生动、持续的发展。教师只有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上去正视现实的课堂,才能抓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这个“根”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教师在研究与运用教学手段时应该凸显促进学生发展的后劲儿,在有效使用教学手段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三、区分功能类别,使手段选用灵活
区分各种教学手段的功能类别,可以使教师更为理性地灵活选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分析可供选择的手段类型、功效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学实践的客观需求,我们可将教学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自身以外的物品才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物质化的教学手段既包括借助于自身以外的工具、仪器、设备以及声、光、电、多媒体课件才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如唱片、录音、录像、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信息网络等,也包括读、写、演示等方式,如:文字与书籍方面的粉笔、黑板、图表挂图、模型、标本、学具等物件。
第二类是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凭借个人身体器官就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听、说、模拟、要求等方式,如语言、音调、面目表情、手势形体以及教师自身特有的素养和气质,可以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总成。
教学手段对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就无法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落后,先进的教学手段若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也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先进的。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使教师对自觉理解、发掘、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独特功能和有效选用教学手段的意识和行为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4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