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论文

  我国工业产品对外贸易的巨大成长是伴随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而实现的。20年来,工业产品中矿物燃料等初级产品在我国工业产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及制成品中的机电机械运输设备出口比重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1980~1999年,初级工业产品的比重已由40.0%下降为4.7%,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60.0%上升为95.3%,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已成为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工业制成品中,只有其他杂项制品提供着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化工产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机械运输设备基本呈净进口态势,尤其是具有较高资本含量与技术含量的机械运输设备,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比重上升较快,但仍旧处于净进口态势。深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的演进趋势,把握工业产品竞争优势的变化特征与规律,无疑是入世后我国制定工业政策、推进改革和进行长远规划的基础。

  一、实证分析方法

  为了准确考察中国工业产品对外贸易优势状况,可通过考察反映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竞争力指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Ci表示第i类产品的竞争力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一般认为,如果Ci>0,则该类产品是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Ci0则表示该类产品缺乏竞争力或处于比较劣势;Ci=0,可称之为中性竞争力或中性比较优势。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确立一定的标准,来具体判别某类产品对外竞争力的强弱,如Ci>0.8,可认为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等等。当然,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鼓励出口或限制进口的政策,使得竞争力指数并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竞争力的实际优劣状况,但是,作为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可以考察特定时间、特定保护程度下的竞争力或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指数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劳埃得一格鲁贝尔指数,公式如下:

  式中,Bi表示i产业或产品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与Mi同上。显然,Bi的数值在0~1之间,B的值越接近1,则i类产业或产品类的产业内贸易越发达。当然,某国i内产品类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是否发达,还应同时考察i产业或产品类的进出口在该国总产品进出口中的比例是否较高。

  二、我国工业产品产业间贸易优势分析

  表1列出了1992一1999年间我国16大类及17小类某些行业细分工业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趋于微弱上升,1992年为-0.022,1999年升至0.075。其中16大类工业产品中,一直有比较优势的有“食品制造业”、“皮革业”、“服装业”、“石料、水泥、陶瓷、玻璃类建材工业”、“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业”及“其他制造业”等6个行业;“精密仪器制造业”具有明显的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换趋势。其他6大行业则基本处于比较劣势。

  为了深入分析我国各细分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动情况,我们将竞争力指数大于或等于0.8的产品列为具有高比较优势或强竞争力的产品;将竞争力指数介于0.5与0.8之间的产品列为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产品;介于0与0.5之间的.产品列为低比较优势产品。同样地,竞争力指数分别位于一1与一0.8之间、-0.8与一0.5之间、-0.5与0之间的产品可认为是高比较劣势、较高比较劣势与低比较劣势产品。

  1.高比较优势产品

  表1的资料表明,1992~1999年间,在16大类工业行业中,具有不变的高比较优势的行业只有“服装业”,其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0.9以上,而且有逐渐变大的倾向。“其他制造业”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平均也在0.9以上,而且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如果再将河小类细分行业的产品考虑进去,则“皮革工业”中的“其他皮制品”以及“纺织工业”中的“地毯及纺织材料的其他铺地制品”两类产品也是一直具有高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我们进一步将工业产品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可看出这些我国处于高比较优势的行业及产品基本属于适合我们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它们在1992~1999年间的平均出口额占同期中国工业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为36.1%,其中又以“服装业”产品比重最高,为24.6%。说明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是现阶段中国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工业产品。

  2.较高比较优势产品

  从16大类工业行业的外贸竞争力指数看,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但在细分的工业产品类中,“建材业”中的“其他建材制品”与“车辆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铁道车辆及相关制品”具有不变的较高外贸比较优势。前者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平均为0.69,后者平均为0.77。另外,“贱金属及其制品业”中的“锌及其制品”,尽管外贸竞争力指数波动较大,但其平均值为0.63,而且自1996年以来处于稳定的上升趋势。这3类产品基本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其在工业品出口中所占比重很低,1992~1999年间平均为2.4%。

  3.低比较优势产品

  在16大类工业行业中,“食品业”、“皮革业”、“建材业”及“宝石、贵金属业”一直具有稳定的低比较优势,1992~1999年平均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44、0.37、0.46与0.14。其产品的出口比重在1992~1999年间平均为9.9%。另外,从1992~1999年平均的外贸竞争力指数看,“精密仪器制品业”以及细分产品中的“药品”、“玻璃及其制品”、“钢铁制品”及“其他金属制品”也是低比较优势的产品。它们的出口比重在1992~1999年间平均为9.5%。

  4.较高比较劣势产品

  表1的资料显示出,“造纸业”在中国工业中属较高比较劣势的产业。其产品基本属于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品,一方面,国内造纸技术水平相对世界发达国家要低得多;另一方面,由于林木等造纸资源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问题,国内造纸业基本处于外贸竞争的劣势状态。该类产业产品在1992~1999年间的平均出口额占工业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仅为0.7%。

  5.低比较劣势产品

  “矿业及其产品业”、“化学工业”、“塑料、橡胶制品业”、“木及木制品业”、“纺织工业”、“贱金属及其制品业”、“机电产品制造业”以及“车辆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均是我国当前的低比较劣势产品。

  “化学工业”、“贱金属及其制品业”、“机电产品制造业”以及“车辆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我国资本紧缺、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其比较劣势也是较为明显的。但除了“化学工业”外,其他3大行业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基本处于上升阶段,其中“车辆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指数已由1992年的-0.47上升为1999年的0.045,即该行业已开始从外贸劣势转向外贸优势。“化学工业”外贸竞争力在1997年前基本是从劣势向优势转换之中,但此后又开始转向劣势了。该4大行业的产品出口占工业产品总出口的比重在1992~1999年间平均为37.9%,同时由于它们的进口比重也高达60.2%,因此属于较高程度的产业内贸易产品。

  “矿业及其产品业”、“塑料、橡胶制品业”、“纺织工业”基本属于劳动一资本密集型、劳动一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我国资本紧缺、技术相对落后、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且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下,其比较劣势已日益显现。表1显示,“矿产品业”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已从1992年的0.08下降为1999年的-0.33。该3类产业产品在1992~1999年间出口占工业品出口比重约为11.6%。

  “木及木制品业”在我国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同样地,由于中国林木资源的过度开采,已使林木储备相当匾乏,从而使该产业当前处于比较劣势。

  总之,按照比较静态分析,我国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状况呈现出下列倾向:一是进出口产品中具有较高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指数大于0.5者)种类少,在16大类产业中

  只有2类产业(服装业与其他制造业),但它们在工业品出口中所占份额较大,1992~1999年间的出口份额为32.2%;较高比较劣势产业(竞争力指数小于0.5者)种类也少,只有1类(造纸工业),并且出口比重也小,1992~1999年间的出口份额为0.7%。二是我国多数工业行业基本均处于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且处于比较优势的行业少于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16大行业中有5大行业处于比较优势,8大行业处于比较劣势。且处于比较优势行业的出口比重较小,只有13.4%,而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出口比重较大,为50.8%。三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品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中国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基本相适应。因此,在当前提高我国工业外贸竞争力时,不应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四是大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或相对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品在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应以进口来补充我国的国内需求缺口为宜,过分强调贸易平衡或国内自给是违背比较优势原理的,可能造成不应有的过高经济代价。五是某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有些产品已成为劣势,而在某些具有比较劣势产业中,有些产品则具有比较优势。如“石料、水泥、陶瓷、玻璃类建材工业”是具有外贸比较优势的产业,但其产品中“玻璃及其制品’测在近两年内已成为比较劣势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皮革工业”中,“生皮及皮革”则一直处于比较劣势。同样地,处于比较劣势产业的“化学工业”,其中“药品”则具有一定程度的比较优势;“贱金属及其制品业”中“锌及其制品”、“车辆及运输设备制造业”中“铁道车辆及相关制品”也具有比较优势。六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某些工业产品比较优势强化与某些产品比较劣势强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服装工业”类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矿业及其产品业”则显示出了稳定的比较劣势强化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25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