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生物方面的研究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生物方面的研究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要】

  本文作者就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相关个人见解。

  【关键词】

  生物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前后翻天覆地的反差变化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学中要及时转换角色,改变固化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重结论轻过程”; 而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目的。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作为“导演”,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要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

  新教材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具有一定的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师备课不能只局限于一本教科书,而应该以课程目标为蓝本,将手中几个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有机整合,合理取舍。除此以外,平时还应该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资料,媒体上关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营养保健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专家讲座,社会教育基地,等等。这些资料可以由教师收集,也可以充分发动学生,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和自然,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从而将“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融入到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知道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于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农业上采取什么措施使作物增产,即光合作用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多大,怎么样做才能做到合理地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然后选择一个方面(一个因素)进行实验设计,进行探究。通过这一设计,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精神,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对教材要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我们可以把实验材料拓展到萝卜、白菜等。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如细胞的癌变教学,我们可以把学生组织好到十七冶医院去咨询、观察、了解癌症的危害和有效的预防。

  三、教学中要熟练掌握教学反思的策略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1、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如染色体变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关于:为什么有些单倍体生物体内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存在的疑问,可以提出这样的反思: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让学生明白:生物体由受精卵或生殖细胞发育而来有何不同?

  2、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3、教学诊断。“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

  4、交流对话。师生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教学“减数分裂”时,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分裂实例: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等。在交流对话时提出:这些分裂方式的相似于不同之处分别有哪些?要求学生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分裂次数;子细胞数目;有无联会、四分体;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子细胞中DNA/染色体数目等反面去思考,进行及时的交流。事实上,在教学中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交流对话,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5、案例研究。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研究性课题的开展、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如讲授环境污染时,教师可以联系马鞍山作为钢铁城市的实际,开展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性课题研究。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我认识到,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我行我素,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6、观摩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7、总结记录。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以上仅从几个侧面反思了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而且有效学习不仅牵涉到课堂上的问题,更多的是课外的因素,如作业安排、教学管理、时空安排等。

【生物方面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审计方面的研究论文

2.土木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

3.生物实验小论文

4.生物技术专业论文

5.生物基因工程论文

6.生物实验小论文例文

7.生物医药论文

8.生物化学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13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