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少数民族鄂伦春族舞蹈的风格、类别、著名的舞蹈形式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将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民族舞蹈艺术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鄂伦春;舞蹈;萨满;民族
在东北白山黑水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叫做鄂伦春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地区。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确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直到解放鄂伦春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鄂伦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
鄂伦春民族在长期游牧渔猎的生活中产生了独特的舞蹈,舞蹈是鄂伦春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舞蹈主要起源于宗教,鄂伦春人信奉萨满教,这种活动每年都按照氏族公社部落形式进行。鄂伦春人从四面八方都来到这里,骑着猎马,挎着枪,带着兽肉进行活动、跳神。萨满跳神的时候身穿神衣,头戴神帽,左手拿着鼓,右手拿鼓锤,唱神歌,一边击鼓一边唱,坐在树墩上,当神下界的时候,会附在他身上,从树墩上蹦起来大跳,进行萨满舞蹈的跳神比赛,对新萨满进行训练。
一、鄂伦春族主要的舞蹈风格
鄂伦春语“舞蹈”称为“吕日格仁”。鄂伦春人的舞蹈大体可分为娱乐性、劳动生活性、仪式性和宗教性四大类。无论哪一类,其动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并以激烈动作结束表演。舞蹈表演一般不用乐器伴奏,而伴之于词曲,即边歌边舞。基本步法有拖步、搏斗土步法等。舞曲常以“介回、介回”、“额呼德呼”等衬词,还以“哲嘿哲”、“加嘿加”等作节奏呼号。舞蹈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模仿动物动作或吼叫的舞蹈,如“群禽舞”是一种模仿数种飞禽动作及其呜叫声的大型舞蹈。此外还有“布谷鸟舞”、“熊斗舞”、“野猪搏斗舞”、“树鸟舞”等粗犷豪放,模仿性极强。另一类是表现劳动生活的如“依如嫩舞”,主要表现狩猎后高兴的将猎物驮向马背的情形;“红果舞”表现妇女采集红果时的欢笑场面;“鲁力该嫩舞”场面较大,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左右跳动,欢快无比。
二、鄂伦春民族的著名传统舞蹈
鄂伦春舞蹈,充满着豪放的游猎文化特色,舞蹈的动作粗犷古朴,节奏感强。无论是狩猎获得丰收,还是婚庆或辞旧迎新的日子,全“乌力楞”的男女老幼,都以喜悦的心情,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鄂伦春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常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最著名的舞蹈有黑熊搏斗舞、树鸡舞、依哈嫩舞、采红果舞、依和纳仁舞、萨满鼓舞等。
(一)黑熊搏斗舞
黑熊搏斗舞是鄂伦春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舞蹈。形成的原因一是模拟黑熊在搏斗时的一种动作,较粗犷简单。二是由于鄂伦春人早期对熊的崇拜,认为熊和他们有着血缘关系,所以在过去图腾崇拜全盛时期,鄂伦春人是不猎取熊的。后来随着人们宗教观念不断发展变化,尤其从饲养生畜后,鄂伦春人对禁止猎熊的习惯就逐渐放松了。所以每当人们跳起黑熊搏斗舞时,是有多种复杂思想感情的,也正因为如此,该舞盛行至今。
黑熊搏斗舞可由三人表演,不分性别,也不论年龄和社会地位都可以跳。舞蹈开始时三人站成品字形,其中,左右二人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斜,两膝略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足跳跃不息,同时两肩和头部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吼吼吼”的粗重声音。第三个人在旁也以同样的动作参加进去,并劝解两个正在用下巴做出袭击对方肩部的舞者,情绪高昂,动作勇健有力。黑熊搏斗舞产生较早,流传很广泛,逊克县新鄂村,呼玛县十八站或鄂伦春族自治旗境内各猎民村都有人会跳这种舞蹈。
(二)树鸡舞
鄂伦春语称“树鸡舞”为“群球嫩”(树鸡,又名乌鸡)。是儿童游戏舞蹈,有模拟树鸡蹦跳和飞翔的动作,由两人参加。游戏前,先定好目标距离,站成横排,然后比赛,看谁先到达终点。起舞时双膝深蹲,双手扶在膝盖上,先是原地上下小动,闭嘴发出“嗯嗯”之声,头和肩左右摆动,犹如树上乌鸡来回甩头模样。继之,双脚曲线向前蹲跳,间或也出现用两臂展开上下摆动表示飞翔,并快速旋转的动作。在作蹲跳的舞步时,边舞边唱、边呼边跳。歌词大意是:谁要是半路逃跑,谁就是兔子;谁要跳的当中笑,谁的牙齿就象臭李子。
(三)依哈嫩舞
“依哈嫩”是庆祝狩猎丰收时跳的`一种舞蹈。有双人舞,也有集体舞,后者参加人数不限,偶数为宜。这是以反映狩猎生产为内容的舞蹈。双人舞主要动作有:拉马、抽鞭、了望、下马、下枪(从背上取下);打猎、猎获(搭在马上)、回转等动作。集体舞是众人拉手围着篝火边歌边舞,这种形式亦常在节日或红白喜事时进行,由于众人围着篝火而跳,故亦有“篝火舞”之称。舞蹈动作只有一种,即右脚先向右踏地,左脚再与右脚靠拢,逆时针方向而行,但双手总是从后向前作小的摆动。
(四)采红果舞
“采红果舞”鄂伦春语称“红普嫩”,妇女们最喜欢跳。它反映了鄂伦春妇女的采集生活,该舞是由两个妇女表演,二人面对面自转圈(有时也走直线,一个往前走,一个往后退),转一圈后,鼓一次掌;也有伸手拨树枝的动作,然后做出采红果的姿势,边采边往桦皮篓里装。越采越欢快,“红普嫩”舞姿轻盈优美,活泼健康,构图和动作讲究对称、平衡整齐而又简洁。如采红果的动作,很讲究手与眼的配合,动作轻巧、明快,既优美,又有生活气息。
(五)依和纳仁舞
“依和纳仁”是一种祭祀舞蹈,在丧葬、周年祭
祀、传授族谱等仪式中表演。这种舞蹈随着风俗习惯的改变,现已失传,但有的老人还记得,据他们介绍过去鄂伦春族每三年举行一次传授族谱和排辈分的氏族仪式,在这种仪式上人们跳“依和纳仁”舞蹈。跳此舞时要穿上节日盛装,并带上“德勒格垫”(用桦树皮制成的假面具),舞蹈一开始,外围和中央的人,都蹲着做小蹦跳的动作,并可自由地蹲跳旋转,当中央的人传颂族谱进行排辈教育时,大家才站起来,手拉着手成圆圈,边跳跃边顺着圆周行进,步法是:先出右脚向右跳出一步,左脚紧跟踏地,身体略偏向右行进,转几圈再依理反转。中央的那个人边唱边舞(手势性动作),外围的人随声附和,以虚词“那耶希那耶”托腔。
(六)萨满鼓舞
“萨满舞”,亦称巫舞。“萨满”意为激动狂怒的人。鄂伦春人,从前把人的平安,狩猎的丰收都寄托在祖先的神灵上,萨满就是沟通人神之间的“使者”。他(她)们虽是专门巫师,但一般不脱离生产,也不收取任何物质报酬,这和阶级社会的宗教巫师是有所区别的,所以鄂伦春人的萨满是受猎民们尊敬并享有较高威望的。
萨满的手鼓,是扁平的单面鼓。用狍皮蒙成鼓面,直径一般为五十厘米,无把,鼓背面装有铜环,用皮条连接便于手持。鼓槌用狍皮裹着狍筋制成,长约三十厘米。左手持鼓,右手拿槌,鼓点由单、双、碎点组成。主要舞蹈动作有:1.“空中画圈”一脚独立,一脚正面抬起离地一尺多高,从里向外划二圈(亦可从外向里划),每划一圈,双手在头顶或斜上方击鼓一次。2.“前踏、后退步”第一拍:右脚向前方跳、落地要有力,同时左脚跟上合拢踏地,手在正前上方击双鼓点。第二拍:姿态不变。第三拍:左脚向后退一大步,同时双手从下击单鼓点。第四拍:右脚拉到左脚旁,双手在下不动。此动作要做四个方向。3.“三拍跺步”一拍迈右脚,步子要大,二拍左脚跟上(也可转身)。三拍用右脚跺地,左腿自然抬起。这样连续做,双手随着步法晃动,在第三拍上击鼓。4.“碎步原地转”双脚在原地快速换脚跺地转身,可向左右急速旋转。双手在腰下击碎鼓点,也可在左、右前上方打点。5.“原地双跳步”双脚在原地跳跃,落地时要用力跺地,双手在胸前正、反击鼓。6.“移动双跳步”双腿大幅度向旁跳跃,落地双脚合拢成蹲式,双手在跳的方向或上或下击鼓。萨满在跳神时,必须身穿神衣手持“文图文”,边唱中鼓,请一个神就得唱一个调。有些调与民歌相似,有时就用民歌曲调来传达神灵的旨意。
在鄂伦春族的民间歌舞中,还有一种自娱性的歌舞形式。这类歌舞也往往以呼号的头音或曲子名称来命名。如唱“鄂呼兰德呼兰”时,就叫“鄂呼兰”舞,唱“依和鲁”时所跳的舞就叫“依和鲁”舞。还有一种妇女们跳的群舞,“哲和哲”、“达汗达”、“格呼日格”等,也是以呼号而起的名。该舞无乐曲伴奏,由舞者自己边跳边喊,参加人数不限,只要成双数即可。动作的变化由呼号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民间歌舞虽说动作少而简单,但在他们跳时,兴致是很浓的。无论跳什么舞,只要有人起头,众人都能随着起舞,可见民间舞蹈已成为鄂伦春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
鄂伦春族是我国三少民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1917年调查鄂伦春族人口总计为4111人,到1953年人口普查仅剩下2000多人,解放以后,鄂伦春族人口才逐渐上升到现在的8000多人。同其他精于骑射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样,舞蹈具有自己独特的北方民族风格并且在鄂伦春民族的生产生活中间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鄂伦春民族的舞蹈对于保留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鄂伦春人的舞蹈继承了千年来萨满跳神、野兽动作、和生产生活传统的舞蹈动作和唱曲韵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传承,逐渐演变为现在鄂伦春人一年一度的古伦木沓节即篝火节活动中的一种舞蹈艺术。这种独特的舞蹈,既具有传统的萨满跳神祀祠中鄂伦春人崇拜英雄驱除邪恶,歌颂伦理道德的原始风貌,又有蕴涵如今鄂伦春人抒发美好生活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保存。
参考文献
[1]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秋浦.鄂伦春族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鄂伦春民族歌舞简述论文】相关文章:
3.关于议论文的简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1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