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析穆旦诗歌《森林之魅》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森林之魅》是穆旦一生诗歌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首。该诗作于1945年9月,这一年是穆旦创作的第二高峰期(该年留存下来的穆旦诗作有25首,穆旦创作最高峰是1976年,即穆旦逝世前一年,存诗27首)。本诗的创作背景是穆旦1942年参加赴缅远征军的经历,战败后部队被迫从“野人山”撤离,穆旦跟随队伍进入荒无人烟的胡康河谷,历经艰险终于活着穿越了那片令人畏惧的原始森林,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抵达印度。这次经历给穆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死神逼近的体验从此烙刻在诗人的灵魂中,对于死亡的感受、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人之生命意义的探索便成为了穆旦诗作中反复强调的命题。《森林之魅》则是对于这次经历的一次直接表现,它不仅是穆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成就,也是研究穆旦的重要材料,其美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都很高。的流变中探索出有价值的结论。

  一、《森林之魅》标题之流变

  《森林之魅》的完整标题在不同的版本中变化很多并且有些复杂,因此这里将集中讨论本诗标题的`改动。先讨论主标题。该诗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即1946年7月的《文艺复兴》以及1947年7月的《文学杂志》)上时,主标题均为《森林之歌》,而当收录在三部诗集中时,主标题则变成了《森林之魅》。从上述发表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穆旦诗集(1939-1945)》的发行时间稍早于刊载了本诗的《文学杂志》第二卷第二期,几乎是同时,仅差两月。若修改时间的早迟与发行时间一致,那么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穆旦收入诗集时已将题目改为《森林之魅》,其后发到刊物上又变回了《森林之歌》,而之后收录在不同的诗集中时则再次改成《森林之魅》。这种情况显然不太符合常理,因此有理由推断,发于《文学杂志》的“森林之歌”的版本应该早于《穆旦诗集(1939-1945)》的“森林之魅”版本,可能由于刊物发行存在一个周期的问题,导致穆旦再次修改过的稍晚的版本已收入诗集并且自行印刷发刊,早已投稿的稍早的版本碍于种种既定流程而姗姗来迟。分清两个版本孰先孰后的意义在于能更加清晰地梳理本诗变化的线索,进一步的论证理由后面还将阐述。由“森林之歌”到“森林之魅”,看起来只是一个字的改动,实际上表达的重点发生了变化:“森林之歌”强调的是为纪念死去的战友所作的祭歌,而“森林之魅”则表达了一种玄学的、超验的感觉,即作者在原始森林中体会到的一种神秘的灵性体验,仿佛有个森林之神笼罩在人的周围,从而将诗歌主题由现实层面转向更深层次的精神与超验的世界。这也与穆旦诗歌中一贯表现出来的向内的、象征的、宿命与玄学的特质不谋而合。

  二、《森林之魅》内容之改动

  该诗一共64行,在穆旦的诗作中不是最长的但也不算短。实际上,本诗在内容上并没有大篇幅的改动,多是细节的修改,而且修改处也比较集中,除去标题和繁简体字体转换,共12处修改。上面已经谈到这首诗作于1945年9月,距离穆旦的“野人山”经历(1942年5月-8月左右)已经三年有余。那么这首诗歌的诞生究竟是诗人灵感迸发、一蹴而就呢,还是在三年期间经过了漫长的创作与反复的修改呢?诗人已逝,实际的创作现场已无从考证也不可能重现,这里就要结合诗人的经历来做合理揣测了。诗人顽强渡过“野人山”一劫从印度回国后,并没有留在西南联大任教,而是选择到西南地区找工作,1942—1945年这段时间他辗转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频繁更换工作,并不安定162-187。这一时期的创作情况,就留存下来的诗作看来,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1942年历经战争后(8-12月)穆旦写有诗4首(《阻滞的路》、《自然底梦》、《幻想底乘客》、《记忆底都城》),1943年全年只有3首诗作(《祈神二章》、《诗二章》和长诗《隐现》),1944年也只有4首(《赠别》、《裂纹》、《寄》和《活下去》)。而到了1945年,诗作数量激增,达25首,并且质量还都很高,后来这其中绝大部分诗歌都收录在诗集《旗》中,并且于当年1月,诗人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由此可见,1945年是诗人灵感喷发且效率极高的一年,也许是情感的积淀到了爆发的零点,也许是较前几年相对安定的生活给了诗人创作的空间,这一年收获颇丰。诞生于这一年的《森林之魅》,应该也是在诗人灵感如泉涌的情境下,主体部分不久就被写成,但由于穆旦自身对作品的高要求和他个人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写成之后并未定稿,而是进入了漫长、琐碎的修改时期(研究穆旦的其他作品不难发现,穆旦对于诗作的修改相当多而且非常细)。

  三、现行穆旦出版物中《森林之魅》的版本溯源

  穆旦对于诗歌的修改甚为频繁,一首诗歌经历多种版本,其中的变动也许蕴含着某些信息,在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讨论下,我们也许可以从中体察出作者的内心活动和思索,甚至是作者的某些性格特点。比如说,从穆旦的反复修改行为中,我们可以窥见穆旦严格、细致的品格,精益求精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同时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在创作时犹豫、摇摆、难下决定的性格特质。

  现行有关穆旦的出版物中,版本的说明与考订大都相当模糊,这个问题近来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在某些时候,这种对于穆旦诗歌版本情况的忽略,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穆旦诗歌写作现实的遮蔽”,“穆旦某些诗作的不同版本对于我们研究穆旦诗歌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应当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在今后的穆旦作品集中得到清晰的呈现和准确的说明”。目前收录穆旦诗歌最齐全、最权威、国内学者最常参考的诗文集主要有两本:《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1996)和《穆旦诗文集》(李方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6)。因此,将主要辨别此两本诗集中《森林之魅》的原始版本。穆旦是一个修改行为非常频繁的诗人,因此对于其诗歌的版本研究就尤其显示出特殊的意义。综上所述,仅《森林之魅》一首诗歌的版本问题就牵涉到如此繁琐的考辨,可见对穆旦生前所有诗作进行版本汇校是一件极大的工程。但同时,这项工作也是亟待整理、刻不容缓的,对于进一步全面系统地研究穆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02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