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针对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实验对象不可视、危险大、设备成本高、实验效果差等问题,构建了“四结合、四模块、三层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丰富了石油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操作实验的虚实结合、相互补充,促进学生与实验内容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达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一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必要性
石油工程技术是解决如何将地下几百至近万米深的地层中的油气通过井筒开采到地面,经过地面管道和集输站分配及处理的相关技术。工程作业的地面、气候环境恶劣,地下流体处于不可视、不可及的高温、高压环境下,采用常规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油气开发投资大、风险高、知识和技术密集。油气开采过程中涉及钻、完井工程,地层改造工程,油气集输工程,油气易燃、易爆、高毒性等,大部分实验和工程实践因规模大、设备密集、危险性高等特点,常规实验室设备难以完成。2.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实验仪器精密易损坏,维护成本高。受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实验装置数量有限,学生参与度低,缺乏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实验项目传统的实验多,体现现代化技术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计性能力、应用性能力创新型实验少。4.受企业生产制度和安全方面的限制,学生在企业现场实习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5.传统的实验教学无法实现优质实验资源开放共享[2]。基于以上原因,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等与石油工程实际相结合,建立了面向自主学习的开放、互动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具有完全、成本低、易于更新的优点。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操作实验的虚实结合、相互补充,促进学生与实验内容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达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一)教学体系
长江大学以全面提高高校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通过与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相结合,以现代油气开采过程为主线,通过四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实验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着力构建满足三个教学层次(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要求的包含四大模块(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和油气储运虚拟仿真模块)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二)模块构成
1.认识实践及基础训练。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点多且零散,研究对象及涉及原理抽象难以直观展示,学生缺乏理论知识整体构建能力。为解决这个问题,将理论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常用的钻井、采油、集输设备和工具,施工过程和工艺等,制作成多媒体、视频和仿真动画,辅以习题库和实验前小测试。共研发了118种典型的井下作业工具、油气集输设备及运行机理、油气渗流原理和实验仪器设备的结构等演示型虚拟仿真动画,提高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实践创新。2.虚拟仿真操作。四大虚拟仿真模块共研发了16个综合设计和科研创新训练类虚拟仿真实验。井下作业模拟培训系统、长输管道虚拟仿真培训系统、裂缝导流能力虚拟仿真、抽油机原理和泵效测定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虚实结合,可产生与现场情况相似的视觉效果,配以逼真的现场声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自行设计作业参数,反复操作实物,观察仿真仪表参数变化,掌握作业系统的运行、控制技能,作业流程各环节的操作及常见事故判断与处理的知识与技能,弥补生产实习中“只能有限制的看,绝对不能摸”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能深入油藏内部,观察储层参数、流体参数实时动态变化,进行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开发方案设计、钻井工程设计、井身结构虚拟设计等综合实践,满足学科竞赛、创业创新大赛等的需要,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系统、石油工程毕业设计与生产现场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虚拟仿真操作教学环节系统、全面的虚拟仿真实践训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3.实践技能考核。石油工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考核体系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大板块。实验前在功能上提供知识辅助学习、课前预测等。平台提供交互式练习、答疑、模拟测试、课件点播等功能,便于学生掌握实验项目涉及的知识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实验操作等,检查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知应会的掌握情况,提高实验效率。实验中在功能上提供智能指导、过程监控等。平台可监控学生的实验过程,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当操作进行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指导。实验后在功能上提供自动批改、成绩分析和评价等。平台记录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和结果,通过数据处理,利用教师预先录入的批改规则进行分析,给出评价结果。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满足课堂教学展示和验证性实验操作训练,也有利用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的系统软件和仪器设备,开拓学生视野、提升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效
(一)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通过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利用企业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充分整合学院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不断转化科研成果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拓宽实验项目的深度和广度,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构建了10门实验课程,65个实验项目,面向全校6个专业并对全校其他专业开放,年平均实验学生人数近1500人,年实验人时数近30000(人时)。实验开出率达100%,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比例达到86.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和设计创新。
(二)整合和共享优质资源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着“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与多个油田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开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应用。为相关石油企业的职工技能培训及应急处理实训提供服务,承担周边兄弟院校实验任务,作为社会公共教育共享资源,普及油气钻、采、输的风险及应急防范和逃生知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石油工程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石油工程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省级重点学科、省级油气勘探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通过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资源,支撑了三门省级精品课程,三门校级精品课程。
(四)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基地。近三年来中心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获奖80多项,获批省校级、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多项,获得专利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综合素质好、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好评,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四结语
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项目,建立了“四结合、四模块、三层次”的教学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优化整合实验资源,工程实践结合、科研成果转化、学科前沿引入,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剑坤,习丹阳,马文顶,等.采矿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7(13):67-68.
[2]史寿乐.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32):205-206.
【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2.石油工程采油论文
4.石油工程毕业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69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