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商业银行成本管理论文,希望能帮到你。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成本管理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减少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变得极其重要。目前,国内对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不全面,起步也较晚。相比之下,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完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罗伯特·卡普兰与罗宾·库珀合作,提出了作业成本制度[1]。九十年代,全面成本管理理论出现,是由恩斯特和杨提出。这个理论结合了两种方法,即提高收入与适当控制成本,以责任成本管理为主的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2]。
一、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及经营成果的管理方法。尤其是竞争极其激烈的商业银行,做好成本管理是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本文将简单介绍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作业成本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发展
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制造业,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面临着巨大变化,制造企业成本结构也有所转变,从单一的纯手工劳动转变成依靠全自动设备,从大量生产单一的几种产品转变成少量生产多个产品。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成本管理,即以单位水平分配成本,改用成本动因分配成本。
“作业”这一概念是由埃里克·科勒提出。在1941年,埃里克·科勒针对作业成本计算发表了论文。随后在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研究作业成本管理并发表了著作《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他是历史上第一为诠释“作业”,“作业成本计算”等相关概念的人,此后他陆陆续续发表了其他著作使作业成本法提升到管理方面。1988年,罗伯特·卡普兰与罗宾·库珀合作,他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探究,使这个理论步入应用阶段[3]。目前,作业成本管理由美国、英国等少部分国家迅速扩展到全球,涵盖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各行各业,例如银行、医疗、物流、工程项目等等。
而国内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开始,1995年7月,余绪缨教授在《会计研究》发表了文章[4],详细介绍了作业成本法,说明了作业成本法产生原因及优点。这引起了一股对作业成本法的热潮,相关领域学者也开始研究学习作业成本法。2000年,王平心等人从制造业开始着手,探索作业成本法;2005年,练慧敏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2007年,张凤霞与郑晓春发明了作业成本法的八个步骤,并且通过实施八步骤,把作业成本法提升到作业成本管理。
(二)比较传统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
对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我们不能一口否决它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种类单一,间接成本少等种种原因使传统成本管理备受欢迎,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飞快的发展,传统成本管理方法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
传统成本管理使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再按照费用计入原则,直接计入直接费用,分配计入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按标准分配计入对应的成本对象当中;而作业成本管理中最常见的是作业成本计算法,根据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基于作业活动消耗资源的情况,将资源消耗分派给作业;再按照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成本分派到成本对象[18]。
本文将对传统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成本管理目标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而且主要针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区别在于作业成本管理不仅关注直接成本,同时还关注间接成本,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核算,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5]。
2.成本管理方法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依靠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方法包括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成本、核算、分析。传统成本管理重视直接成本,因此盲目降低成本会对产品产生很大影响。相比之下,作业成本管理统筹直接与间接成本,不仅仅以节省为目的,而是减少每个环节里多余的支出,以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成本管理从产品中心转移到作业中心,跟踪和动态反应作业活动,最终达到低成本,利益最大化的目标[6]。
3.成本管理范围
传统成本管理范围一般控制在生产阶段,但作业成本管理没有范围之说。作业成本管理的范围贯通道整个环节,从生产到销售,设计环节,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正因为如此,在高品质、高产量、个性化的需求下,传统成本管理渐渐衰退,作业成本管理才开始发挥它的作用[7]。
4.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核算是因为要计算存货成本,才去分配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而作业成本核算讲究的是成本发生的来龙去脉,作业引起成本,作业的产生可从产品制作追溯到产品设计[6]。通过跟踪和动态反应作业活动,及时反馈信息,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三)作业成本管理优点与不足
1.作业成本管理优点
(1)间接成本的分配变得更合理。在分配标准上,传统成本管理比较单一,而作业成本管理使用多样化分配标准,较正确的反映了实际消耗作业量[9]。
(2)关注重点为作业。作业成本管理使关注重点从成本转移到作业上,把成本管理提升到管理层,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以作业为中心进行优化和改进,实现利益最大化。
(3)合理的职责划分。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划分职责,以价值链为责任控制单元,价值链是超越部门界限的[9]。
(4)控制标准选择更加合理。传统成本管理是以可以达到的水准为标准(相对稳定),并非是最高水准。而作业成本管理是以做理想的成本作为控制标准[8]。
(5)管理更加人性化。作业成本管理从作业及员工作为管理基点,尊重员工们言论自由的'权利,关心员工,有问题及时解决,使员工工作满意,从而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8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