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样本地区的基本情况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东平原,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下辖6镇、10乡、1个工业区,总人口83.68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2.85亿元。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因处于嵩山山脉而得名,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下辖9镇、7乡、321个行政村,总人口59.34万。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6.75亿元。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30个乡(镇)、63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73.41万,为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6.22亿元。

  二、样本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业已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下,贫困地区党委、政府提高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两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活动室)为阵地的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兰考县积极引进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三馆两场(兰宝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其中由深圳宝安市捐资500万元、总投资895万元建设的兰宝图书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天津图书馆、天津少儿图书馆援建的兰考分馆也已在焦裕禄纪念馆开馆。嵩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资金,协调县配套资金,建成集文化馆、图书馆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固始县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设施,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文化馆为国家三级馆,提升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三县都加大对乡镇、村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其中兰考县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34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458个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初步实现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嵩县、固始县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店覆盖率也大大提高。

  2.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近年来,贫困地区文化部门直视现实,采取有效措施,举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养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兰考县以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线开展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30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在央视的热播,在整个兰考大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兰考还举办“迎新春百场大戏谢人民”活动,邀请全国优秀艺术表演团体前来演出,使著名表演艺术家与兰考人民零距离接触;“欢乐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全年演出近30场,“温暖冬天关爱农民工子女”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嵩县按照“政府主导,服务大众,群众受益”的思路,举办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上水平”的文化活动,吸引全县群众广泛参与。“精彩嵩县”、“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演出50场,受益群众达30多万人次。“嵩州梨园”戏迷擂台赛,参赛人员300余名,观众3万多人次。固始县坚持“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积极扶持”的原则,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普及与发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廉政文化、社区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县50多支上规模的民间文艺团体常年坚持开展演出活动,做到“群众文化天天演,广场文化日日新”。

  三、样本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其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必须鲜明地体现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性,其建设的主体一定是各级政府。而大多数贫困地区地方收入不高甚至紧张,使得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贫困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

  受经济社会条件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好的乡镇、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室内外活动场所较为完善,群众文化生活开展较为丰富,群众对文化生活也较为满意。而经济落后的地方,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则较为落后,文化活动缺乏人气,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尤其是偏远山区,个别农村根本就没有公共文化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

  1.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化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这些倡导往往都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设备陈旧落后,空空的书架上满是尘土,仅有的几本图书也是很多年前的,差不多已经沦为一个“空壳”。大多农民即使在农闲时节,也主要以串门聊天、看电视、打牌等方式消遣娱乐,就是有一部分农民看书、读报,也很少去乡镇文化站,甚至有的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服务机构。

  2.农家书屋管理不善,利用率低。农家书屋虽然都建立起来了,而且每一个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但由于图书内容及管理等原因,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利用较差。在一些农家书屋,光盘没有开封、电脑没有打开、图书崭新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农家书屋没借书登记,最近的登记时间是几个月以前的,而且图书被借的多,归还的少。甚至有的农家书屋锁门而不能正常开放。

  3.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投入大,效益小。这项工程国家投入巨大,但农民对国家的这种服务方式不太认同。即使在贫困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也多已经普及了电视、DVD播放,有的'村甚至还连上了互联网,不断更新的文化传播形式,使得广播、露天电影等传统形式已没有多大吸引力。另外,实施“2131工程”,国家的愿望是好的,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一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本就紧张,更不愿在这上面投入了。所以,现在农村看电影,不少是村内某一家遇到红白事,自己出资放的电影。

  4.农村的健身器材疏于维护,破损严重。现在农村的常住人口,主要是妇女、老人、儿童,他们非常喜欢健身广场上的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式样新颖美观,简单易用,老少皆宜。当初在农村配备和安装这些健身器材时,往往都是临时性的,有的村还搞个活动仪式,但大多都没有告诉农民如何使用和维护,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自然破损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偷盗现象,这些设施也就越来越旧,越来越少。

  (三)文化活动群众参与者年龄、性别失衡

  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是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尤其是这些地区的边远农村。为了增加收入,青壮年人多选择外出打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体呈现出老龄化的特点。由于农村生产以体力为主,留守在家的老年男性,还需承担家庭的主要体力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他们眼中的“不务正业”的活动。加上目前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等,多是适合女性健身,因此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体还呈现出以女性为主的特点。四、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大力发展县、乡镇、村级文化设施,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将贫困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加强建设特别需要各级政府明确责任,统筹规划,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建议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所需经费纳入预算,加大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形成长效机制。项目经费应由中央财政扶持为主,地方财政为辅,县乡基层政府原则上“只出力不出钱”。

  2.运用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和塑造民族文化信仰

  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面对不少人心灵空虚、精神迷茫,公共文化服务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努力培育和塑造属于我们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信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同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群众实行“菜单式”文化服务,努力做到供需对路,满足群众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3.将对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文化关怀作为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在贫困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多有年迈的祖父辈老人与孩子们在家生活。相比于成年人,孩子间的城乡差别要大许多,“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各级文化部门更应有实际行动。目前所举办的诸多文化活动,对象差不多都是成年人,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实则需要文化的滋养。建议从现在开始,国家新增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文化关怀项目,以国学诵读、文艺培训等为平台,利用中央、省、市、县、乡各级经费,从贫困地区农村开始,试点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艺术培训基地,让农村孩子在学校之外能够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4.将打造职业自豪感作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当中,文化人的社会地位很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自豪感很强。然而,这种自豪感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物质需求和文化追求的多元关系中逐步呈减弱的趋势,许多老同志热爱文化工作的情结在年青一代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身上体现不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建议努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共同关心扶持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吸引人才的需要,更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需要。

  5.将对基层文艺表演团体的扶持作为对贫困地区扶持内容之一

  贫困地区的人民对地方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喜爱,不是电影电视可以替代的,而贫困地区的农民又不可能成为商业演出的观众。满足农民观看地方戏、地方风味的文艺表演的渴求,县级演出团体要“挑大梁”。建议在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对贫困地区县级文艺演出团体能以下乡演出补贴的形式,重点扶持县级文艺演出团体,并不断加强对文艺演出团体提供艺术指导,提高县级文艺演出团体的编排演水平,使其市场、公益双丰收,形成良性发展。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的论文】相关文章:

1.文化馆公共文化的论文

2.公益文化公共文化论文参考

3.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论文

4.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探讨论文

5.高校美术展览馆公共文化论文

6.城市公共文化论文参考

7.数字化环境中的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8.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77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