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之所以要不断创新,是由于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落后都不利于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进一步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积极主动性,以更加热情的态度和健康的体魄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去,对提高整体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是高校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完善,以科学有效的理念引导大学生。例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作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学不但要重视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还要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爱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精神。
3.推动整体教学效果的增强。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体育事业的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健康的体魄,培养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推动整体教学效果的增强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创新和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学健康快速发展,推动整体教学积极稳定发展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几点建议
1.提高体育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比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未引起所有高校的重视,体育教学在整个高校教学中仍占据较小的比重,这容易造成大学生忽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并降低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所以,必须全面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比重,增加体育教学时间和加大体育教学考核标准,促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学,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精神来完成体育教学的要求。
2.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如今随着人们对体育的重视,已经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并且全民运动的理念已经被写在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纲要中,这也进一步体现了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更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终身体育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长期的体育习惯;另一方面,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尤其是关于人体健康和体育技能方面的教学,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为大学生能够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完善高校体育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目前一些高校的体育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可以适当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和更新相关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引进一些智能化、科技化的运动设备,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例如,运动检测器的引进可以用来检测大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运动情况,为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指数,还可以根据这一检测指标来进一步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方案。
4.优化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引导者,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实施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明显不如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这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因此,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刻不容缓。首先,高校要提高对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定期开展体育教学交流活动,及时发现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将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落到实处。其次,要提倡高校体育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组织教师参加体育学习的再教育活动,或者深入到健身俱乐部等体育活动中心了解现代人们的体育运动理念和方式,进一步丰富自身知识系统。
三、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模式与方法,不断探索和完善体育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求。大学体育是高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大学生以后进行体育运动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树立起科学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体质,建立起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体育教学体系。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意识探讨
一、多维观察,在实践领悟中培养创新思维
任何生命个体对于客观世界与事物的认知都是借助细致观察实现的,可以说观察是思维认知的触角。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观察方法,形成了观察能力,才能为针对新情况的变化及时采取对应策略奠定基础。首先,教师要明确体育学习中观察的价值,可以采用正误对比的策略,让学生观察正确的动作要领,在形成思维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探寻正误动作之间的区别,避免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出现错误。其次,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观察实践,引领学生积累相关的实践方法,从观察视角的选择、观察顺序的确定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新方法、探寻新问题,直击动作的核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篮球的三步上篮”时,教师在讲授了动作要领之后,为学生播放了慢动作的视频,清晰地展现了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则利用篮球比赛录像中的“走步”录像,通过正误的对比进一步明确“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学生对“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形成了深切的体悟,为学生行进间“三步上篮”以及接球后直接的“三步上篮”的创造性运用奠定了基础。
二、聚焦想象,在回忆拓展中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能力是人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思维的生命力重要特征。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真正自由的生命。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历练。动作要领的讲授是静止而机械的,只有在学生主动、积极想象的刺激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为其创造性思维发展奠定基础。如在教学“三级跳远”这一动作时,教师就采用了“大胆想象”的策略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引领学生回忆袋鼠的跳跃动作,在脑中再现其在草原上弹跳驰骋的画面,从而感知弹跳的技术要领,在初步感知动作结构以及合理分配发力机构的基础上,强化对动作要领的内化理解。而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则引领学生在头脑中再度想象,引发学生内在积极的思维反应,从而达到自我控制与调整的目标。通过虚拟想象的画面对自身的实践动作进行感知,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呈现。这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创造性的融合使用。
三、积极主动,在探究联系中培养创新思维
中国自古就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古训。正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才能形成独立思维方式和思维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的启发引领,充分运用学生对于未知领域好奇的心理特点,预设性地考量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特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来,从而借助原始性的经验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足球踢球”的相关动作要领时,教师首先从助跑路线、支撑站位、摆动幅度、触球部位等正面维度进行讲授,引领学生在初步了解中形成对踢球的基本认知。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联系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力学原理等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思考怎样合理运用身体资源,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动作要领,从而在举一反三中引领学生发现与创造。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可以现实传授新知,铺垫认知;继而联系旧知,强化联系,最后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提升自身对动作要领的程度掌握,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质疑,在审视反思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的本质就在于从习惯性的传统视角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领域,引领学生得到全面的感知方式与成果。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世界、进行体验的过程中,万不可循规蹈矩,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富于幻想的特质,让学生不再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并不是要让学生目无一切,怀疑一切,而是要带着自己的视角与眼光去洞察现象、发现问题,从而借助相应的理论认识现象、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生一个全新的动作时,首先要建立这个动作标准化的想象视角,在头脑意识中形成优美、内在的画面体验,并敢于表达、猜想,甚至是否定标准性的动作,从而相机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标准?这样的思考,并不是被动、顺应式的探究性思考,而是以审视的方式反思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是否还存在着其他更好的方式。正是这种形式的思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高校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思维发展与定型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应该顺应这种学生思维认知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推动学生适应社会、智力发展以及创造性价值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7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