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仪式教育中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思考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仪式教育中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思考的论文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是:虽然校园文化活动以各类形式开展得热闹非凡,但学生的参与度却在降低,很多高校出现为了满足参与人数强制性“码人”的现象,而即便是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其受到的文化熏陶和感染强度也不够。学界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在学理层面其实是研究得比较充分的,基本涵盖了历史纵向、中西对比、未来趋势探讨等方面。就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研究来看,目前的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从内容入手,诸如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国学教育活动,将学科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专业教育活动等。二是从活动载体入手,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计算机网络、手机网络、博客、微博等在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上的作用,并做了大量研究。三是从活动形式入手,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创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而对于仪式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讨论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鲜有讨论它的文化功能的。本文尝试将仪式教育的文化功能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结合起来,将仪式教育本身看作一种校园文化,从仪式活动的开展和对仪式符号的文化意义解析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一、仪式及其文化功能

  (一)仪式与仪式教育

  在中国古代,人生的每个重大变化与成长,多是通过看似不无琐碎的“礼”和“仪”来完成的。《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礼”就是一种规范、一种标准;“仪”就是一种行为、一种程序。也就是说,规范和标准是通过仪式进行表达和完成教化的。对仪式的界定,李亦园、万婷等主张“设计论”,英国人类学家特纳则认为仪式过程就是一个“阈限阶段”。彭兆荣认为“仪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符号。”梳理这些概念界定,可以得出仪式具有六个特点,那就是策划与设计、意义表达或文化建构、象征性符号、主题明确、可重复性以及程序化、规范化和权威性。仪式具有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与仪式教育本身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也就是仪式教育的文化功能息息相关。在仪式中,受教育者的一切感觉和思维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兴奋点被触发,从而对教育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情感,在理智和情感的交融中实现教育效果。如我国古代乡饮酒礼,向后进者传递的就是社会伦理秩序与文化价值取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传递大学精神、校训精神,就要依照仪式规范和程序组织好重大教育活动,在如何提升活动内涵上下功夫。

  (二)仪式的文化功能

  1.文化习得功能。文化是习得而来的,而非生物学遗传的。哈维兰认为,文化是习得的,文化以符号为基础。而仪式正是文化习得的重要场所,也是生成文化符号的重要场所。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把文化的习得称为人的“社会遗传”。在古代,文化的习得通常以口口相传和特定仪式来完成。现代社会使得个人越来越原子化的同时,仪式成为社会成员集体习得文化的重要场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肯奈斯福特说:“这个场所为什么重要,这个事件为什么需要记住,这些都需要通过某种仪式清楚地告诉人们。”2.文化认同功能。文化习得中强调并坚持的一点,就是集体习得。集体习得仪式带来的文化认同,对于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凝聚力、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显得至关重要。基辛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认同感,即对自己及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看法。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个人的认同感是由文化塑造成的”。在集体习得仪式中,人们被唤醒共同的情感,结成“道德统一体”和“利益、传统的共同体”,从而将群体的文化符号,如记忆、经验等,凝结为一种群体特色文化,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3.文化传承功能。仪式的主题一般相对固定,内容也有着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正因为仪式“显著的规则性”,以及“倾向于程式化、陈规化和重复性”,仪式本身才在精心设计和约定俗成中,逐渐成为一种固化的文化符号,成为群体成员感受文化温情、唤醒情感记忆的心灵场所。所以,仪式传承的不仅仅是它所想表达的文化内涵,传承本身也是它想要表达的。这种传承,从客观上看,有时间、地点、人物、主题等要素,同时,也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淀的“共同记忆”,进而内化为“情结”。4.文化建构功能。仪式过程既是文化习得、认同和传承的场所,也是文化建构的过程。程式化的仪式,本身就是一种稳定的文化建构,不允许有其他解读或完全不一致的程式。仪式教育过程中,仪式符号,例如语言、动作、程序、器物等,除了标志性传承的文化符号外,都需要教育组织者精心的设计,即在仪式前的这一阶段,要重视将文化合理转化为符号,使符号形式和符号承载的意义之间发生关联。实际上,仪式符号的“文化编码”,就是一种文化建构。

二、对高校仪式教育活动的观察与分析

  对高校仪式教育活动的观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旁观者的角色,也要成为实际的.参与者。我们重点就仪式活动的规模(人数)、时间节点、地点(露天、室内、开放还是封闭)、角色选择(学生、教师、家长)、服饰着装、背景营造(暖场视频、投影PPT)、现场布局(花草布景、座位安排、会场格局等)、活动流程、现场管控、记忆留存(照相、摄像等)等进行现场实录,详细了解了仪式的程式设计、参加人员、会场布置、服装礼仪、会场控制、活动反馈等重要内容,以此管窥高校仪式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权威消减问题

  在现代文明世界中,由于科学的“祛魅”,由形式化带来的内容上的“神圣”和“神秘”体验已委实淡化了许多。在高校仪式教育活动中,活动权威的消减,一方面,一味追求活动的大而全,忽视了仪式教育活动的精致化特点,将仪式放入一些本身不需要仪式过程的活动中,将大的仪式程序应用到小的仪式活动中;另一方面,仪式的严肃性与活动的娱乐性混淆或穿插,极大削弱了仪式的教育效果,更谈不上文化功能的发挥了。

  (二)仪式符号淡化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66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