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生课程教学计划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利用校本课程,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生课程教学计划,欢迎借鉴!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都想问一下为什么,特别是自己从哪里来的,更是有许多的问号,课程教学计划。因此,这门课程很大的解决了他们的疑问,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会非常有兴趣。情况,进行安全教育、班队活动、国学启蒙教育、探索活动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班队活动: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3、探索活动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4、国学启蒙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三、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

  1、综合性

  本册教材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4个模块的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开放性

  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3、活动性

  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有角色扮演、模拟演练、体验、交流、调查、制作、探究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

  4、趣味性

  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有活动栏目和留白,增强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和活动进行调整,并注意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

  2、注意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材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栏目是教材内在的组成部分,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因此,本教材的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

  3、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本课程的设计是综合性的。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综合教育效果。

  4、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进程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

  3、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5、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小学生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小学生主题课程教学计划

2.初中课程教学计划

3.梦想课程教学计划

4.地方课程的教学计划

5.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6.课程具体教学计划

7.足球课程教学计划

8.课程的教学计划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30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