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创建论文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教学课堂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为学生寻找“数学的影子”,同时家长也可在无形之中给予学生一些数学上的引导,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会比平时更具有积极性。此外,教师在创设数学课堂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的环境来导入一些实用性强且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领悟数学重要性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行列中来。比如,教师在教学数学运算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苹果和葡萄各3元钱一斤,小明同时买了5斤苹果和2斤葡萄,应该付多少钱呢?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创新型课堂的进一步实现。
(二)运用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奥妙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学习中普遍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样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感悟到了数学的奥妙。这样的亲身体验,不仅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养成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如在学习有关“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折叠出图形,学生在这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种想学习、喜欢学习的心理。
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是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虚体转化成学生可以看到的实体,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变抽象为具体。如在解说正方体的对角线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正方体以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看到对角线的位置。然而,数学中的抽象问题不一定都能转化成具体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还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一旦拥有了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就能自主地解决好多数学上的问题。如在教学“加、减、乘、除的口算”时,教师可以采用一步步引导提问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抽象运算能力,并结合一定的公式寻找运算规律,锻炼学生的判断、概括与推理能力;或者给小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以此来锻炼学生自我创新解题的能力。无论是那种方式,我们所要侧重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锻炼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创新型的课堂。
三、教师的引导与帮助
(一)积极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
数学问题具有严谨性、抽象性的特点,而数学上的一些公式、口诀也是固定不变的,解题程序、符号同样循规蹈矩,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往往是单板、沉闷的。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幽默风趣、亲切自然的语言和恰当优美的表情、动作是在无形中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又能带出整个课堂的活跃气氛。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共同进步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不利于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主动用行动去关爱学生,即使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有其自身的优点,教师应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在训练学生解题能力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学生训练的题型,这样才能使整个班级的水平得到合理的呈现,使成绩较差的学生认识到自身还有上升的空间,从而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总之,在创新型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善于运用趣味性较强的语言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建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2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