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跨文化传播意识作用影响及认同策略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跨文化传播意识作用影响及认同策略论文6篇

  第1篇:浅谈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外的动画电影相继进入我国电影市场,给我国传统的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窘境,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实现动画电影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一、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1.缺乏明确的受众定位。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一部电影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受众,因此,实现明确的受众定位非常重要。以《功夫熊猫》这部美国电影为例,其在上映的第一周就成为了票房周末冠军,与此同时,在进入我国市场后,该部电影也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取得骄人的成绩。与美国相比,我国动画电影在受众的定位上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位,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将成人和小孩全部纳入受众范围内,导致影片上映后,成人觉得幼稚,儿童觉得太过深奥,看过之后,不知道讲述了什么内容。

  2.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深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深受我们喜爱的外国动画电影大多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包装的。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花木兰》都充分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而我国在这方面则还不成熟,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在动画制作上,一味的模仿外国电影,忽视了动画电影的内涵,导致难以走出国门,没有实现创新。

  3.动画技术水平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画电影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人物造型比较粗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不仅如此,动画电影画面质感较差,缺乏必要的立体感。笔者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动画电影的部分内容太过平面,忽视了动画制作中色彩的应用,略显僵硬,对画面的内容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难以给受众以震撼的效果。

  4.缺乏动画制作的创新意识。不论是哪一个行业,只有树立了创新意识,才能够实现进步,实现发展,动画电影也不例外。从题材上来看,我国动画电影主题不突出,缺乏特色,难以给受众呈现梅干。从语言上来说,语句过于冗杂,与时代发展不相契合。从艺术风格角度来看,缺乏文化因素一拖,画面过于老套,与国际社会相脱节。

  二、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

  1.实现对受众的精准定位。笔者认为,动画制作企业有必要对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实现有的放矢。无论是从国内角度,还是从国外的角度来看,动画制作企业都应当明确受众的文化环境和兴趣爱好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了解国外受众对动画电影需求的侧重点,并结合我国动画电影受众的喜好划分受众的年龄和职业以及收入水平等等,这样可以使动画电影更具有针对性。

  2.实现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我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明,文化资源丰富,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别较大。在实现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向外宣传我国本土文化,这样才能够使我国动画电影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区域的文化元素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实现文化资源的跨区域挖掘。将那些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应用到动画电影行业中,例如全世界都能够理解的有关于亲情和爱情以及友情等温馨情感,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动画电影突破区域限制,为各国观众所接受。

  3.充分借鉴国外动画电影制作技术。笔者认为,仅仅实现文化资源的跨区域传播还不足以实现动画电影的国际化。相关企业在实现动画制作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动画电影制作技术,将其中先进的技术同我国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4.加强动画电影人才培养。人才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动画电影能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必须予以高度的关注。如果我们不能够解决我国动画电影的人才瓶颈,那么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将停滞不前。为此,相关企业应当依托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還要与国外知名动画影视制作公司进行联系,定期邀请国外知名动画影视制作人来校讲座,加快动画电影人才培养速度。与此同时,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引进国外优秀管理人才,为我国动画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结语

  动画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对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给予高度的重视。当然,罗马非一日建成,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也非一日之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从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和挖掘全新的文化资源角度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动画电影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2篇: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

  在非洲的热播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和2012年登陆美国主流频道的《后宫·甄嬛传》都一度成为了国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有人称之为中国软实力提升的标志。作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样式之一的电视剧虽然是一种虚构性叙事形态,但它反映的是社会现实,是人类生活、情感和社会演化的“见证”,电视剧将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意蕴传递到观众心中,引发一种大众共享的价值观念、共存的人文精神,导致了大众价值观念的趋同,促使社会成员趋于共同守望一种价值观念,产生归属感,但一牵扯到跨文化传播,就复杂多了。

  一、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辨析

  1.文化认同是在文化的选择中实现“自我构建”。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来源.认同是在外界的互动的基础上建构的,认同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①。索绪尔认为“差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意义的根本,没有它,意义就不存在。认同的“实践性”就在于文化的实践性,在作为区别差异的象征结构中,主体在文化的选择性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建构②。

  2.跨文化传播需要共同意义空间。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③。对于跨文化传播而言,传播的意义构建和文化情境密切相关。“传播活动的发生,就是意义由一种文化情境向另一种文化情境的变动,它是社会的也是历史的变动过程④。就意义的建构而言,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他们对意义的传播和接受,都受制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正是由于凭借统一文化背景和共享的意义,社会成员在思考和解释这个世界……”。

  二、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进程中寻求文化认同面临的困境

  1.辐射范围和人群的局限。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与中国文化接近,故而中国电视剧热销东南亚,深受这些国家人民的喜欢。虽然中国电视剧也在欧美国家的各大电视台播放,但受到文化产业保护政策的影响,他们很少登陆主流频道,登陆黄金时段,其受众大多是当地华人、华侨及移民二代“香蕉人”,所以形象的总结成“中国电视剧火爆东南亚,欧美遇冷”不足为过。

  2.语言和生活习惯差异。比如中国古装剧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线索就令老外们不得要领,有些根本找不到对等的词汇来翻译,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的。其次,不同国家人民审美和生活方式、价值观有很大差异。就像东北二人转,赵本山的小品北方的观众津津乐道,在南方相对就不会那么受欢迎一样,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外国人是很难理解《东北一家人》的笑点的。缺少共同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背景,很多电视剧外国人觉得无趣。

  3.精华糟粕并存,商业化下精神内核的缺失。在中国当下穿越剧、宫斗剧收视蹿红,此类电视剧打着历史、古典名著的的幌子,其所诠释的历史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解构,对人性庸俗或险恶的暴露与夸大,这种不良的创作倾向有蔓延的趋势,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也开始荒诞狗血,不接地气,却对历史缺乏独特的人文视角与反思力量,对当下缺少现实关注与互动,价值观扭曲。目前很多电视剧的出口都是民营公司在运作,资本和盈利为首要考虑因素,过度的商业开发而忽视其中所包含的的符号意义和美学价值。雷剧大行其道,不得不让人忧虑,更不指望他们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引起外国受众的共鸣与认同,真实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了。

  三、电视剧如何在跨文化传播时提高文化认同感

  1.传而不通是缺乏共同的意义空间,中国故事需找好角度。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幅员辽阔的国土为我们的电视剧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些故事同样对外国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否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花木兰”、“熊猫”、“孙悟空”等具有中国文化的符号中,被好莱坞搬上屏幕,成为借中国形象行美国精神的范本,这表明并不是我们缺少资源,而是我们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缺乏好的角度和立意。电视剧创作人员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去寻找和挖掘有特色的故事题材,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还要注重“中国故事,世界表达”,找到受众能够接受的切入点。

  伏尔泰就曾对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了改编和二度创作,改变时,他将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构建了一部全新的话剧,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理念以西方人较易接受的方式代入了欧洲⑤。如何挖掘古今历史背后共同的人性本质,寻求中外文化相通的价值诉求,进而达到国内外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成为今天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影视技术手段的运用,针对受众进行文化包装。很多外国受众反应中国的电视剧剧情不够紧凑,拖沓,冗长无趣,相对于美剧成熟的的制作手法,显得毫无吸引力,就更不用谈电视剧所蕴含的哲理了。这点我们不妨借鉴韩剧的一些手法。韩国电视剧具有很深的东方文化底蕴,但场景画面却很具现代魅力,电视的制作上是经过精心安排和策划的,从背景音乐、道具服装、发型服饰都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氛围,这让韩剧闪烁着现代化的光鲜外表和传统家庭美德和仁义道德,造就了广传于世的“韩流现象”⑥。《阿凡达》《2012》等影片和《越狱》《老友记》等美剧之所以风靡世界,除了故事内核外,影视技术、创作技巧,后期包装等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值得中国的电视剧工作者借鉴。

  3.电视剧拍摄、运作方式的变革。我们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国外受众所拍摄的电视剧,基本都是都是跟国内国观众见面后,找人翻译配音重新剪辑再销售到国外市场。从剧本、演员、后期制作到发行,缺乏整体规划。中国的电视剧要针对不同国家的观众,创作人员应对其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接受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针对性地推出不同的影视剧版本,提高影视剧在不同国家的跨文化传播能力,而不是仅仅翻译成外语就可以了。比如一部电视剧可以同样的故事针对不同市场拍摄多个不同版本,演员选择时选择对外国受众具有号召力的演员,电视剧的剪辑按照受众的接受习惯进行剪辑,电视剧的创作者要站在文化传播的立场上,选择正确的传播策略,让外国的受众对中国电视剧产生兴趣,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四、结语

  电视剧作为一种软性的推广方式,潜移默化中让受众对一国的人文、历史文化有所了解,逐渐产生文化认同,了解他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况,了解他国所秉承的价值理念和对外主张,进而构建起对他国的国家形象。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需要电视剧工作者从国家利益、国家形象的全局审视艺术创作行为,树立跨文化传播的观念和意识,统筹考虑,寻求共同点和共鸣点,细处着手有针对性的传播,在追求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取得文化效益。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22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