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与归纳调研所得,以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切入点,讨论高职院校开设语文类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走出”传统高职语文教学的观点,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关 键 词:素质能力提高 就业导向 语文类课程 改革创新
绪言
十几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但随着经济发展迅速与人文素质缺失的矛盾日益凸显,素质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思考。必须全面理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是一个综合发展较为全面的人。高职教育要有远见,要对高职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如何使高职院校在有限的学时里将语文类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之成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使高职学生真正受益,进而提高其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母语基础,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语文类课程统指《高职语文》、《应用文》、《现代汉语》、《文学鉴赏》、《写作基础》、《演讲与口才》等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课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看,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除了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在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这其中自然包括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素质教育最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强、自信、自立。对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与技能学习的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长期关注语文教学改革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就认为:当前正提倡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等语文类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十余所在杭高职院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国美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教育学院小和山校区、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等)的语文教师和部分学生以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并对已回收的由师、生分别填写的60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课题组力求在广泛调研、开拓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清现状,探求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杭州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工作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到: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各校轻视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高职语文类课程开不开设并无定规。而且一旦涉及具体安排,有的高职院校往往舍不得把必要的学时、学分拿出一些给语文类课程。在课题组进行调研的十几所高职院校中,除了三所以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比较重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都把开设语文类课程当作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填充物”和“替补队员”,其中不足50%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部分专业(以文、管类专业为主)的限选课,不足38%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全院的公选课。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农、理、工类专业中,语文类课程的开设率为零。由此可见,目前在杭州的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并常常处于随时可能被“砍掉”的、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调研中还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因没有语文教学任务,只好转行教“两课”或做其他工作。在高职语文类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同时还了解到:在开设了语文类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有70%左右的学生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基本满意”,有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另有18%的学生选择了“说不上来”。由此可见,目前杭州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勿庸讳言,现状是令人忧虑的。
二、高职语文教学形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调研中,对 “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一题,有25%的教师和28%的学生选择了“教材因素”,38%的教师和1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因素”,16%的教师和21%的学生选择了“学生因素”,25%的教师和18%的学生选择了“学校重视度”,50%的教师和学生选择了“其他(如教法)”。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不佳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造成的。
例如:在一些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中,领导们往往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部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只设“思政教研室”,不设“文科(语文)教研室”,甚至认为高职院校里有了“两课”,就不再需要语文类课程了,课题组认为这属于办学理念上的失误。加上一些学校领导过于强调高职教育“重技能,重操作”的培养方式,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养,因此语文类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或英语、政治等课程而言,在杭州高职院校中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处于十分“边缘化”的位置。
随着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加快,西方的语言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青少年产生影响。加上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试”倾向,使许多学生把学好英语作为第一要务,对汉语的学习反而抱无所谓甚至不屑的态度。许多高职学生更是从中学起就形成了对语文类课程兴趣不大的思维定势。例如问卷中“是否会认真学习《大学语文》等课程”一题,有16%的学生表示“不会”,2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8%的学生表示“会”(其中文科类的学生占40%);在“除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你会去学其他语文类课程吗?”一题中,有23%的学生表示“不会”,2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3%的学生表示“会”。还有21%的学生(主要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认为在自己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必要学习语文类课程。
综上所述,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对高职语文类课程再不重视,恐怕会耽误整整一代人,此语决非危言耸听。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4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