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都是在美读中品味中国语言文字的奥妙,而美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读者因文中喜而悦,因文中悲而泣。美读的关键是情感的体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绝大多数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美读,可以读出文中的语言美,读出文中人物的形象美,也可以读出文中所蕴含的情感美,使看似平淡的文字读得激昂澎湃,读得如泣如诉……把这种美读贯穿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能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一、美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可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话语,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成真情实感。美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教师利用课本中的美文来煽情,使学生“为美动情”“因美生情”。对于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让学生或朗读或吟诵或记背,学生就能在美读中走进文本,轻松愉快时恰如莺啭,欣喜如狂处声如洪钟,伤心难过处如泣如诉,义愤填膺处铿锵有力……如朗读《开天辟地》一课中读“盘古左手拿凿,右手握斧,一阵猛劈猛凿”时,就要读得有力,感受到盘古的神力无比;读“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时声音要如风云轻柔如丝,读“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时声音要高昂浑厚,读“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时要读得心潮澎湃……学生通过一系列声情并茂的朗读,不知不觉中感悟了文章真谛,无形中喜欢上这个故事,喜欢上朗读。
二、美读让课堂更活跃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非常有趣,角色之间的对话较多,而且角色的性格分明,很适合学生分角色美读。所谓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像演员一样,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之中,强烈的角色意识会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真正走进文本。分角色朗读能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喜欢幻想是学生的天性,一想到自己能充当其中的一个人物,演一次戏,心里就特别高兴,也特喜欢抢着去读。学生在朗读时进入了角色,一边演一边读,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再现人物本来的面目。由于朗读落到了实处,学生更能发现课文中的疑问,并且积极去解决这些疑问,相互之间进行探讨,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充满生机。
例如,教学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通过朗读,及一系列的神态、动作的辅助,把狐狸狡猾的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光表演者,其他观看的学生也能深深体会出狐狸的本性,读懂了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深意。像这一类对话较多的童话故事,如果让学生充分地去美读,课文所要表现的含义根本就不需要老师多讲,学生在读中自然而然就会领会。由于反复的分角色朗读读出了文中的韵味,读出了文中的乐趣,学生自然会抢着朗读,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自然而然活跃起来。
三、美读增添语文课的韵味
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过:“语文就是变着花样让学生读书,兴趣盎然地读,卓有成效地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读好。”这就说明了美读的重要性。美读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作品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走入作者的内心,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古诗的诵读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朗朗上口地诵读,也可以是低唱慢吟地诵读;可以是配乐诵读,也可以是边画边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无形间增添语文的韵味。
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我让学生配乐朗读,在学生初读了古诗后,又让学生朗读诗的每一句,然后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动词):日照、生、遥看、挂、飞流、直下、疑是、落。通过对这些字词的反复诵读,读出了诗的韵味,也体会到瀑布飞流而下的壮观和诗人李白运用的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不光是古诗,其他体裁的课文也同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体现文章的韵味。
四、美读提升课堂实效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文本的美读,领会了文章内容,有了浓重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这种独立自主的情感却属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小学语文的课堂,不光是智慧的传递,更应该重视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挖掘,教师不单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美读”教学能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自己的兴趣,意志、情感、注意等,并使其得到不断地发展,创设一种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氛围。这样的氛围,能协调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结构,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促使他们智力因素的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当学生朗读精彩时,老师恰到好处地给予鼓励的掌声,更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与文本语言相碰撞,相交流,相融合,从而把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由于学生课堂上全身心地专注和投入,教学效果则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学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置“美读”教学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文本的“美读”,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展现光彩。
【课堂因美读而精彩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1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