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进化论高中论文
第一次进化:动物家庭观念(窝和巢穴)的形成。
我和莫嘉筠经常看动物世界,我注意到动物的婚配方式有一夫一妻制,也有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往往是一个种群中,雄性间彼此决斗,最终的胜利者可以获得种群中所有或大多数的雌性动物,这样的模式只是为了繁衍更优秀的下一代,从而使种群进化。然而一夫一妻制并非如此,草原狐狼是一夫一妻制,草原狐狼终身不换情侣,即使母狼遇到了更优秀的公狼,也不会移情别恋,这样是否就是爱情呢?动物行为学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叫做“配偶保卫假说”,既对于草原狐狼而言,专注于保卫一个情侣所能繁衍的后代数量大于保卫多个情侣所能繁衍的后代数量,还有一种叫做“配偶帮助假说”,既雄性草原狐狼只有一个配偶是为了帮助配偶喂养共同的后代。
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假说,提出家庭观念造就了一夫一妻制。动物的家庭就是窝和巢穴,显然一个窝或巢穴只能容下一夫一妻及其所生的孩子,而一夫多妻是容不下的,牛和鹿这些一夫多妻的动物都是没有窝和巢穴的动物。90%的鸟类都是一夫一妻的,因为鸟巢很小,公鸟和母鸟及其所生的孩子就占满了鸟巢,不可能一只公鸟和多只母鸟及所生的孩子都住在里面。因此,家庭观念成了动物爱情的萌芽。人类的家庭观念形成于原始社会时期,猿猴进化成人类后,由树上栖息改为穴居,洞穴就是家庭。动物爱情的萌芽共有两种:一种是家庭观念(窝和巢穴),另一种是原始的吸引力(性激素的作用和雄性强健的体格)。
第二次进化:身体变美观,男女有明显的社会分工和配合,从而使男女的特有魅力和吸引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猿猴时代,雄性和雌性满身都是毛,很难看,而且雄性和雌性没有的明显的社会分工,所以雄性难以充分体现出雄性的特有魅力,雌性也难以充分体现出雌性的特有魅力,那时所谓的魅力仅限于原始的吸引力(性激素的作用和雄性强健的体格)。
猿猴进化成人之后,一方面,身体退掉了毛,变得好看了,而且后来女性懂得梳妆打扮,并穿上美丽的衣着,就变得更有魅力了(我的女朋友莫嘉筠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梳妆打扮),另一方面,男性和女性有了社会分工和配合,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男性外出打猎,而女性在家照顾孩子,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则是男耕女织的生活,因此,男性充分体现了男性的特有魅力,女性也充分体现了女性的特有魅力,男性和女性的魅力彼此吸引,能力上相互配合,加上之前所说的“家庭观念”,于是就诞生了真正意义的爱情。
“一夫多妻”和“家庭观念”总是矛盾的.,封建时期,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但是很多宫女几年才能见到皇帝一次,独守空房,根本没有家的感觉,所以也就缺少爱情的感觉,王侯将相们也是妻妾成群,这些妻妾之间成天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所谓的“家”却缺少家人之间的爱,而更像个复杂的小社会。封建社会中,与此相对的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夫一妻制,但是封建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很多都是指腹为婚、父母决定婚姻,而不是自由恋爱,因此不适合(彼此缺少吸引力)的两个人结合到一起是常有的事情,那么这样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只是为了生活的需要(男人需要女人照顾家庭和孩子、做饭、织布制衣、打扫卫生和洗衣服,女人则需要男人辛勤的耕作来获得足够的粮食,以及承担各种重体力劳动),而不是为了爱情。
第三次进化:自由恋爱和一夫一妻制的普及。
现代人不像封建社会那样由父母决定婚姻,也不像封建社会那样一夫多妻,现代人的爱情已经进化到很高的水平,但是还是存在不足。
第一,自由恋爱的前提是双方都愿意,而实际上很多人是单相思(可能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所以对方看不上,也可能错过了机遇,对方已经爱上了别人。)
第二,法定一夫一妻,但是还有人“脚踏两条船”,相当于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有的人爱上了第三者是因为妻子年老珠黄了,而有的人爱上了第三者是因为当初选错了人,后来才遇到深爱的人,我想到一个女子在一首诗中感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有时命运将两个恩爱的人生在了两个不同的年代,自由恋爱就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当然只要两个人都坚定爱情,这种阻力是可以被克服的,并且应该得到大家的祝福,就像杨振宁和翁帆一样,我和莫嘉筠都是祝福他们的。
第四次进化:彼此的吸引力成为爱情的根本原因,这种吸引力超脱于年龄和社会地位。
彼此的吸引力是爱情的根本原因,然而有些人的动机不纯。例如:有的男孩追求女孩,只是为了女孩的美貌,有的女孩追求男孩,只是为了男孩的钱财,这样的男女打着爱情的旗号,实质是相互利用,因此有女朋友的男孩不代表心中一定有爱情,没有女朋友的男孩不代表心中一定没有爱情。
恋人年老后,美貌已不再,而彼此的吸引力却是永恒的,从彼此一见钟情的那一刻,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爱情进化论高中论文】相关文章:
4.进化论散文
7.少女进化论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1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