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语义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一、語义学的释义和意义传达
产品语义学是在符号学理论基础上,把研究语言符号的构想运用到产品设计上,因而有了产品语义学这个术语的产生。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产品的外部形态实际上就是一系列视觉传达的符号,点、线、面、体等形态要素就是设计式与审美主体在产品形态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团。产品的形态价值并不在于它的自然材质,而是它的(外部)形式性,即用它来显示某种意义,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某种意义的形式。因此,产品是一种具有意义指向、表现与传达等类语言作用的综合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品语义学更适合于包装设计,包装的真正价值也就在于它的传达性,通过它可以构成消费者和生产厂商甚至设计师之间的桥梁,生产厂商和设计师通过向消费者表达某种意义和信息。而十分吻合的是,释义和传达正是产品语义学的两大互补的途径。
意义传达,是符号学的另一个途径,研究的是物品如何形成意义及运送这意义的问题,即产品符号本身的意义或设计师须表现的内容,传送到授受者一方去,唯有接受者能够认知理解(即解码的能力),传达作用才可以成立川。所以,产品设计也被看作是一个意义的传达和沟通的过程。
释义是意义传达的前提,意义传达是释义的必要条件,这两大途径互依互补,缺一不可。从发展的尾度来看,处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产品语义学主要被视作一种诊释设计,借参考的方法来设计产品外形,恰当地表达内在的意义。但其应用往往作为一种设计的手法成为纯粹个人化的随意表达,例如有的设计师通过产品语义来标新立异,追求新的风格,而无视其想法是否被消费者所理解,无视市场的反应。所以,对于包装设计来讲,释义和传达两大途径必须齐头并进,互相依存。
二、文脉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文脉”本身是语言学中的概念,原意是指又学中的 “上下又关系”,指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是对现实中话语状况的认同和重视。单纯的语义学研究,关注的是产品或包装的自我个性的表达,注重的是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而忽视了产品或包装个性所在的更广泛的外在环境。我们所说的设计语言所处的交流情境指的是历史又化传统、社会环境、自然状况、个人情感等。无论是产品还是包装都应同时关注又脉因素对于语义生成的整体作用。
包装设计的文脉是指客观上形成的人、物系统运动的情景。包装所存在的文脉不仅包括空间环境,主要还指包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又化、科学技术、经济生活方式、人文文化等,也包括包装所涉及的人、周围具体环境、生产企业的企业文化等,因此社会环境、历史又脉构成了又脉的基本内容困。今天的包装设计,从空间尾度,其又脉体现为全球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人们更加关注本土又化的消失与发展;从时间尾度,其又脉体现为传统又化与现代又化的交融,人们更加关注传统又化的`继承与沿革。
三、包装的语义
(一)外延性意义
外延性意义讨论的是与符号和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关。它在又脉中是直接表现得“显在的”关系,即由包装形象直接说明包装本身。它是一种理性的信息,如包装的构造、功能、操作等,是包装存在的基础。
因此,把从符号认知出发的产品语义学的思想用于包装的设计,就是要在视觉交流的象征中体现某种程度的“行动经验”,使每个包装面、每个部位、开启、抓握、图形色彩符号都会“说话”,通过形态、色彩、结构、材料、位置等来表达象征自己的含义,“讲述”自己的操作目的和准确操作方法,但这绝非完全墨守成规,照搬以往。通过特定造型或细节的形态相似性来实现特定的使用方式的提示,告诉人们,在那里可以按压,可以抓握,并引导人们以希望的方式和方法自然地操作。
(二)内涵性意义
内涵性意义是与符号和指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它是一种感性的信息,更多地与包装形态的生成相关,是在又脉中不能直接表现的“潜在”关系。即由包装形象间接说明包装物质内容以外的方面一一包装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或又化性的象征价值,也就是个人的联想(意识形态、情感等)和社会又化等方面的内容。它比外延性意义更加多维、更加敞开。
内涵性意义,体现着包装与使用者的感觉、情绪或又化价值交汇时的互动关系。因此,指向并不使得包装与其属性形成固定不变的对应关系,这使同一包装面对不同的观者,有时会理解出不同方向或程度的内涵性意义。
四、结语
产品语义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引入,无疑是给包装设计注入了一丝清风,丰富和扩展了包装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在新的哲学思想和新的设计潮流的影响下,在科学技术、经济又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品语义学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同时直接影响着当代的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刘胜志,朱钟炎.产品语义学和产品设计[M].包装工程,2006.
[2]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8.08.
[3]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李龙生.设计美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产品语义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9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