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科以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相关知识为基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同时,该学科又需要采用具体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方法以解决企业实际的财务、金融问题,属于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的教学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要实现新时代的财务管理教学目标,必须加强案例教学。
一、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是内化的知识。传统的听课、复习、考试等教学环节,对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正面的、平铺直叙的接受往往并不代表真正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除此之外,案例教学还具有有效组织和加工知识的功能。财务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多纬度的学科,而案例教学法通过促进师生间的相互讨论,使他们对案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对原有的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两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促使学生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法不重视得出正确答案,而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倡导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学习机制,学生扮演着一个积极的参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写出发言提纲。这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提倡全体学生高度参与,学生是主体,而教师要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其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辩论,达到取长补短和不断进步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不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启发借鉴、学习和交流,吸取别人的合理意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劝说、聆听等人际交流与沟通技能。而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分析报告,这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4.案例教学能促使教师提高基本业务素质和科研攻关能力。哈佛大学的艾略特指出,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同样,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具有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和环境的引导、主持、控制等综合能力。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深入到财务管理实际中,不断学习,以充实、提高自己。
基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角色定位的研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案例准备阶段,教师是总设计师兼实验员
实行案例教学,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教师需要在财务管理课程开课之前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包括本课程计划安排教学案例的总个数、各个案例的教学时间等。此外,教师还应为每个教学案例制定一个具体的案例教学组织计划,包括案例类型、案例来源、向学生发放案例素材的时间、案例讨论的具体组织步骤、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案例讨论地点等。选取案例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选取的财务管理案例具有目的性和启发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案例还必须蕴涵一定的问题,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越能诱人深入,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
2.选取的财务管理案例具有时效性。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我国就经历了从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及最近比较流行的经济增加值最大化或者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财务管理目标不同,管理方法也会有差异,在过去一个特定的时期内非常经典的案例放到现在可能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所以教师所选的财务管理案例要能够适应现实的环境。
3.选取的财务管理案例具有亲切性。这里所说的亲切性,是指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要尽量来自于学生所能感知或接触到的现实问题。比如说,在讲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时,可以利用房地产公司向购房者提供的按揭贷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根据复利或年金的知识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的现值,并与直接用现款购房的方案相比较,计算其中的差异得失。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如房贷政策的变化、提前还贷等让学生举一反三。
三、在案例讨论阶段,教师可以尝试多种角色
教师在案例讨论阶段的任务有三个:一是检查学生对案例的了解程度,并予以评判。二是调控课堂的氛围。随着学生见解的增多和新观点的不断出现,教师可以突出学生的不同意见,激发学生的批评性意见,让讨论更深入。三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是否解决了案例中所反映的所有问题,是否学会了相互信赖、相互学习。而一堂案例教学课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现场的发挥。在执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扮演以下角色:
1.观众式。这种角色是假定学生已经认真预习过案例,并且充分了解了有关资料,对财务管理案例中探讨的相关问题产生了兴趣并愿意进行讨论,学生能联系相关理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些前提之下,教师的课堂角色基本上就是非指导性的,几乎不参与,而是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见解可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带任何判断和感情色彩,也没有‘好”、“坏”、“对”、“错”的评判。在案例课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课上的各种观点、所做的分析和各种结论性认识。不同的学生从这样一堂课中得到的东西可能是很不一样的,通常这一类型的课比较适宜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学生。
2.教练员式。在这种角色下,教师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有: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案例及其所反映的问题的重要性;②把案例与课程中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③监督案例分析的情况,通过探宄、提问等挖掘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思路,提供相关的资料。
3.场上核心式。这种角色下的教师就像足球比赛中的场上队长一样,在组织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关键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财务管理氛围且投入其中,享受财务管理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与学生一起亦教亦学。
4.示范员式。这种角色下的教师往往认为他们分析案例的效率要比学生高很多,因此,对学生来说,观看这种经验丰富的示范本身也是一个经验学习过程。其实,在很多时候,创新是从模仿开始的。观看示范之后,学生可以模仿示范者,在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时举一反三。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类似传统的课堂传授,由他们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率领学生把财务管理案例中的材料涉猎一遍。教师找出问题的关键,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把案例层层分解,给出‘正确”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角色基本上是被动的,其主要针对的是参与热情不高、基础不佳的学生,同时也是受目前财务管理教学课时不足等相关因素影响所致。
在课堂中无论教师选择扮演哪一种角色,都必须遵循两个重要原则:①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且根据学生的变化随时变换教师的角色。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单一地只扮演一种角色,而是要在多种角色之间转换,因为外界环境总在不断变化,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当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时,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适时干涉;当学生能够胜任且非常有表现欲望时,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尽量减少教师的影响力,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②无论学生站在哪一个角度看问题,教师都必须比学生站得更高。不管教师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何,都必须对学生探宄的案例以及与此相关的观点了如指掌、成竹在胸。
四、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是发言人
讨论结束后,教师一般都要做简短的总结。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讨论情况的总结,如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与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等;二是对案例本身的讨论总结,还可以针对与案例有关的资料做一个简短的演讲,将所讲的内容与经验结合起来,使枯燥无味的课堂讲授重新具有活力。
五、在成绩评定阶段,教师是记录员和考核员
案例教学课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案例分析成绩的评定取决于学生事前的准备、讨论时的参与及事后的总结。教师在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记录下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便给他们打分。我们可以将整个课程的成绩分项记分,并且突出案例教学的特点,具体包括笔试成绩(占60%)、案例分析(占20%)、作业成缋:占15%)和出勤(占5%),而且在笔试中应增加案例分析类题型。这种评价方法突出了案例分析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9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