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提升。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建筑提供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和运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而且有效的节约了社会资源,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原则。本文就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需求和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建筑工程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设计特点、内涵以及原则,并对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绿色技能技术;发展;应用

  1引言

  目前,绿化工程已经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建筑区域环境内的环卫绿化工作,还需将这一技术不断渗透并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并保证绿色节能技术的落实[1]。绿色节能技术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建立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建筑物,同时降低资源的损耗,为人们提供会更好的居住服务,并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

  2现代绿色节能建筑概述

  2.1现代绿色节能建筑内涵

  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提供了有效指导,使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现代绿色节能建筑通过运用先进的绿色节能技术,有效的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了控制,实现了绿色环保和节省能源的具体要求。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利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若建筑企业能做到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即可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另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采光条件、门窗、墙体等重要因素的科学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物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2.2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特点

  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节能,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是两者的根本性区别,而现代绿色节能建筑必须实现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各施工环节的贯穿与应用;二是促进业主消费心理的健康,建筑企业通过向业主提供绿色节能的居住环境,让人们逐渐意识到消费的适度性,赞同节能施工的行为,以此提升患者的消费观念。但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建筑质量,满足其宜居需求。三是使用寿命长,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使用寿命是关键问题,其使用寿命要比传统建筑的使用寿命长。在进行工程规划时,需要综合考量工程设计、施工阶段的各项工作,包括建材的运输、垃圾处理和材料回收等环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3现代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原则

  (1)贯彻环保节能思想。这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先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还要借助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来满足生活、工作需要,减少人们对电能的使用和依赖。(2)贯彻环保节能原则。这要求工作人员在选择建筑物的具体位置时,充分考虑周围是否环境优良、水源洁净,避免有不利人们身体健康因素的存在。另外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尽量不购进人工合成的材料,主要以天然石材和木材为建筑材料。(3)遵循地域特征。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对此,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要先对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展开设计活动,保证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相衬。另外在涉及具体布局时,在考虑地域条件的前提下看其是否切实可行[2]。

  3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及运用

  3.1有关屋顶设计的运用

  在开展建筑物屋顶的设计工作时,要对能源消耗问题进行综合考量,严格控制能源的使用情况。为此,需增强屋顶的保暖、隔热性能的运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在屋顶铺设隔热层和保温层,对于通风层的设立问题,可根据是具体的工程进展情况来进行,但注意通风层的设立需要架空。另外也可采取在屋顶设置阁楼或是载重相应植被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屋顶建设的能源消耗问题。

  3.2有关门窗设计的运用

  绿色节能技术针对门窗设计的运用,其关键问题就是既要保证门窗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又要对门窗材质、大小、规格展开合理设计。部分设计者为保证建筑物采光的充足性,适当的放大了门窗的实际面积,这样一来,必然会增加能源的消耗量。经过行业有关人员的综合考量,朝向北面的门窗设计面积比例不得超过25%,而朝向南面的门窗设计面积比例不得超过35%。另外对于门窗的密封材料要严格选择,保证门窗的密封程度,减少能量的流失。但门窗的设计比例没有绝对性,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光照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例如针对部分气候变化明显、温差大且寒冷的地区,需要设置双层玻璃窗或是中空型的玻璃窗,增强建筑物的抗寒保暖功能[3]。

  3.3有关建筑朝向设计的运用

  对于建筑朝向的设计问题,与光线、风向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建筑物的光线情况,并运用风向条件实现科学通风。若不考虑建筑物的面积问题时,绿色节能技术更适用于南北朝向的房屋,能有效节约能源。同时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房屋关于建筑朝向问题大多数采用南北朝向的格局。光照、通风作为建筑朝向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可在房屋的东西两面墙体上设置大小适合的窗户,另外对于房屋内部格局的设计问题,需要将其按照相应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格局,方便日后暖通设备和空调等系统的安装。设计人员可根据外表面积小即房屋内部的冷负荷就相应变小的原理,实现能源使用率的降低。

  3.4有关保温墙体设计的运用

  墙体除了具有基本的支撑作用外,还具有保温功能。绿色节能技术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对此,设计人员首先需要从建材的选择上来进行控制。绿色节能建筑的墙体材料大多都应用了防风保暖的材料,该种材料的使用们,不仅保证了房屋内部空间的保暖性能,还有效节约了能源的使用。墙体材料的原料一般是发电厂的废弃粉煤,由此建成的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墙体,同时实现了对废弃资源的二度利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外墙的建造,可采用混凝土和蒸压粉煤灰混合而成切块来进行施工。

  3.5有关水资源设计的运用

  水资源的使用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但在实际施工中,水资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对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环节中水资源的使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提高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施工人员可在建筑物内部的相应装置内设立污水回收和处理设施,对水资源进行反复使用,从而降低水污染的发生率。同时让人们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改善人们的浪费水资源的行为[4]。对于外部水系统的控制,可设置雨水储蓄再回用的'方式,让原本向外排放的水资源得到回收和利用。

  3.6有关太阳能设计的运用

  太阳能属于天然能源,其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符合绿色节能型建筑的建设要求。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施工人员只需在屋顶位置设置小面积的光点板,让其充分集蓄太阳热能,即可通过不同形式为人们提供热水或是暖气,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种建筑方式只需建筑企业投入极少的资金,便可的到有效的回报,保证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同时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在冬季阶段,通过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人们可享受到热水和暖气,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体验。

  4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大,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产生的垃圾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考验。绿色节能技术的提出,对环境发展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不只局限于房屋建筑的建设,还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为此,我国必须重视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让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建设中,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另外,人们要建立起节约能源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加强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让“绿色设计”这一发展趋势得到有效的响应。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原则,因此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工作,必须遵守节能、环保、绿色的相关理念。对于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必须突出设计工艺和设计技术的突出优势,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之达到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具体要求。绿色节能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降低能源消耗的各方面因素,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纯兴,周如意.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

  [2]吴峰.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54~55.

  [3]李文盛.探讨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4]王红卫.浅析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41~41.

【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发展与应用论文

2.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3.建筑照明节能设计论文

4.建筑照明节能设计的论文

5.绿色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论文

6.建筑被动式绿色节能设计论文

7.关于绿色建筑理念下节能设计论文

8.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建筑节能技术运用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881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