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简析大学教师教学中的演讲力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论文关键词:演讲力;学生;大学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演讲艺术出发,阐述了演讲力在大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演讲不仅是“内容”的艺术,更是“语言”的艺术,演讲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从听众——学生出发去实践课堂上最佳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教师培养课堂演讲力的策略及方法。

  首位研究演讲艺术的著名学者是希腊哲学家科拉克斯,他从公元前480年就开始从事写作和教育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工作为后继的希腊学者们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他们不仅是哲学家,也是具有高超教学方法的教育家,演讲家。中国古代,虽然演讲的模式和西方有所不同,但回顾当时孔孟游学讲学、古代书院讲学制度的兴盛,无不体现出演讲艺术在古代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演讲艺术运用于教学由来已久,在中外教育中比比皆是。那么,在当今时代的大学校园,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自己的演讲力,释疑解惑,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论述这一问题。

  一、何为教师教学中的演讲力

  1.演讲力概念

  当今社会,演讲越来越成为个人在社会中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它是在有效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言说”,并能征服不同的听众,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演讲是个人生存的工具,是赢得成功的武器;演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在百度百科中,对演讲是这样定义的:演讲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由此而自然引申,演讲力就是运用演讲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的一种能力。众所周知的一些大演讲家,比如马丁·路德·金、温斯顿·邱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甘地等,都具有过人的演讲力,所以他们的演讲也为众人所熟知。

  2.教师的演讲力

  相对广义的演讲力而言,教师教学中的“演讲力”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一种表达艺术,一种以传授知识、表达思想来影响学生的能力。现代大学教师,作为讲台上的特殊演讲者,不仅需要精湛的学术成就和科研能力,更要有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教师思维方式的表达、有效信息的传递、学生的思考如何引出、观点如何展开、结论如何得出,运用怎样的语言、姿势等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认同,这些都是在现代高校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教学艺术,即演讲力。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教学中的演讲虽有别于政治选举或者商业推广中的演说,但也不乏共同点,那就是从听众出发的演讲艺术。大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的演讲力更多的是一种可以站在听众—学生的角度实施教学的一种能力。它是使教学能够更好实施的重要因素,是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共鸣、拓展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当前大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灌输式”教学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渊源已久,这种教学模式把“讲”作为主要方式。毋容置疑,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量,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滔滔不绝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大学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把讲课单纯作为自己的一次知识释放,这种释放让其自身得到满足并且愉快。然而,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本身,更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灌输教育在性质上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在方法上,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这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它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笔者在学校发起了一项调查,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中,有72人对遇到某位教师只顾自说白话、自导自演的时候,选择了看小说、睡觉或者逃课。

  2.“开放式”教学

  和“灌输式”教学相对,“开放式”教学突出的是“学生”。持有这种教学理念的教师往往为了突出与学生的互动,采取了形形色色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置于后台,把学生推到前台。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协助的作用,就像演话剧过程中连台都不上的剧务,而把话剧的导演、演员等角色都分配给学生自己。这种教学模式一度在国内十分风行,许多大专院校甚至专门总结经验材料来论述其成功之处。然而,对于一门科学而言,教师肯定是在这一领域占有了大量的资料,或者有着自己的研究心得,但学生则是此领域的人门者。如果一味放任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缺乏引导,短时间内也许可以看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但从长期来看,却会由于学生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积累,导致对某一领域只是“雨过地皮湿”,影响教学的最终质量。

  三、演讲力:教师何为

  1.善于把握听众心理

  没有听众,就没有交流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就是听众,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尽全力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实践证明,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在20分钟左右,基本能够保持注意力则在40分钟左右。过了这一时间,人的大脑就要适当休息。所以,教师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学生的心理。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一次别样的演讲,每一次上课就力求进一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促使学生成长。作为课堂上的演讲者,教师要讲的内容应该是他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学生最应该了解和获得的知识。笔者认为,在时间上,教师应该把最难弄懂的内容控制在20分钟之内讲完,其余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一些相对易懂的内容。同时,应善于制造悬念,学会调控场面。当台下的学生出现反应冷漠、气氛冷清的场面时,教师不能因此而自然产生心寒的感觉,表现出“越讲越没劲”的状态。因为,教师讲课一旦缺乏激情,学生就更会无精打采,以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学的最终获胜者往往是能够给学生点燃一把火的.人,教师讲得富有激情,学生才会听得有劲。

  2.熟知所要讲述的内容

  课堂演讲的内容自然是重点。在上课过程中传递的信息与表达的思想,是大学教师思想感情的载体,以流动的方式,运载着其主张、见解、态度和感情,并将其传达给学生,从而产生说服力、感召力,使之领悟到知识,受到教育和鼓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时地看教材教案,甚至消耗大块时间去读教材,这堂课的教学负面效果显而易见。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脱稿授课,旁征博引,妙语如珠,段与段、节与节之间衔接紧密,逻辑层次清楚,学生自然喜欢听,认真听。当然,很多教学中的内容通常在课程要求中早已拟定,要把这些内容具体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内容的自我理解与润色。只有融合了个人经验与情感的内容才会显得更有力量,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就是讲授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揉合内容的方式也不一样,用每位教师自己独有的逻辑和特色方式来安排教学材料,才能使得知识和思想新鲜生动,启迪学生心智。因此,“内容”是实质的内容,却也应是经过不同教师根据自我经验“加工”过的内容。

  3.精心设计表达方式

  课堂演讲虽然不是“表演”的艺术,但却是“语言”的艺术。因此,确定内容和目标后,通过准确适当的传授方式,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的内容中运用多样的“语言”艺术就是“器”。这里的“语言”,是指根据内容变换调整的方式方法。从这一点看,教师应该首先明确上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获得信息、培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是启发思维、激励心智,不同的授课目标当然需要不同的实施方法。因此,应该非常清楚:第一,在教师只需要传递给学生大量信息或者客观知识的时候,维持学生注意力是关键。有科学研究表明,成人每次集中精力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当教师以传授大量知识为当堂课的目的时,就要考虑到怎样确保学生思维的动静结合。第二,如果是关于某一话题需要学生讨论和展开想象时,就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团体协作和合作学习,开发学生思维,拓宽视野,使学生有效参与团体讨论,培养他们倾听、协作、共享的能力。第三,在想要激励学生内在情感或者内在动机、达到励志的效果时,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心灵上的升华。教师要多使用类比性例子,或以自身经验去感化学生,并适时触及学生的感情层面,情理相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精辟、有力,或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或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或娓娓道来沁人心脾,或善用修辞增添力量,或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减轻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产生持续的兴奋点。通常,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授课音量的大小、提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抽出某一点让学生参与讨论,或者穿插一个小故事、制造一点小幽默,以重新把握课堂节奏。同时,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避免“这个”、“那个”等累赘性词语。

  4.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演”则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精神与形体方面的状态。它是语言的助手,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是重点,却影响重点。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总结出如下公式:“信息的效果二7%的文字十38%的音调+55%的体态”。这充分说明,教师上课还应该辅之以相应的体态语言,也就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能辅助“讲”的眼神、表情、声音、手势,等等。好的教态应该自然大方,庄重而不失之威严,风趣而不失之滑稽,灵活而不出格,随和而不失雅,也就是使“讲”、“演”合拍,相得益彰的教学风范。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曾这样描写周恩来总理的交谈手势:“他经常靠在椅背上,用富有表现力的手势加强谈话效果。当要扩大谈话范围或者从中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时候,他经常用手在前面一挥。当搁浅的争论有了结论时,他又会把双手放在一起,十指相对。”可见,个性化的手势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谈话的效果。

  教学,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事业,一种伟大的事业;演讲,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卓越的艺术。将艺术溶于事业之中的人,肯定是成功且具有竞争力的。而成功的演讲者不能离开听众,高高在上,夸夸其谈。要想使演讲的内容能对听众有所感悟,从而达到演讲者宣事析理的目的,演讲就必须贴近听众,能和听众的思想感情产生碰撞并引起共鸣。成功的大学教学绝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上,也绝不只是“物理反应”,而应该要适当地产生“化学效应”,课堂上的演讲艺术就是这一化学效应的催化剂。

【简析大学教师教学中的演讲力论文】相关文章:

1.论文:教师的学识魅力

2.教师个人格魅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3.简析案例教学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功能及应用论文

4.简析启发式教学中的情趣培养论文

5.简析微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6.简析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实现论文

7.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论文

8.争做魅力教师演讲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71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