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世界经济、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里,社会更需要统合化、高素质的人才,而现今高校舞蹈院校的大学生“重技术,轻素质”的现象仍就存在,“单一性”使得自身步入社会时寸步难行,忧心重重,在工作中甚至“黔驴技穷”,针对以上问题,是舞蹈教育者进行思考的时候了。以下是小编整理当代舞蹈专业大学生素质的思考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关键词:舞蹈文化;学生素质;理性思考;价值取向
当代舞蹈专业大学生素质的思考
在源源流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舞蹈作为艺术之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移风俗、善民心” 特有的文化宣传教育作用承袭、演变在任何一个时代,而当我们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文化日益交融的年代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舞蹈学生大有人在。探就这深层根源,是我们的学生逆经叛道,忽视了“舞蹈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门具有浓厚底蕴的文化”,针对这些问题是我们舞蹈教育者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一、什么是舞蹈文化
“人类的文明离不开文化,我们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是经济基础;而精神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上层建筑”[1]。舞蹈是精神文化范畴的艺术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就舞蹈而言,我们知道:“舞以宣情达意”,而此“情”此“意”并非简单的个人的“私情私意”,它是透射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真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体现一种人类文化现象。“舞蹈作为一门文化,一门艺术,则必然须有一个的历史的观点,既要遵循艺术创造规律,又要把舞蹈放到特定时代的、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检验其所达到的思想性、真实性与艺术性三者融合的美学理想,而不能摒弃文化的视角,文化创造的基本规律,只简单的从“舞蹈”的结构、知觉形式上来作为舞蹈衡定的惟一标准。”[2]可见舞蹈是一种属于精神生产的文化现象,它是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且与我们的社会紧密联系。
二、现代文化冲击下学生的困惑与思考
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的现实存在,我们不能只求其外在表象形式的“美”——技术性考虑,同时不能把它所蕴涵的现实文化内含隔裂开来,脱离于当今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考就历时历代舞蹈无不反映现实生活,展现那时那代的社会风貌。而当我们面对当今社会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里,作为现当代一名大学生,一名舞者,在诸多舞蹈—社会—现实—人生导向穿插的大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舞蹈文化的.历史承续要创造些什么?传播些什么?体现什么样的社会精神价值?怎样找到在社会需求多元文化、一专多能人才的情势下,真正把舞之技转化为一门通用技能?如何领略“金子无处不发光”之意等等,这正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真正感悟“舞蹈”之精髓所在,原因有有3点: 论文网
1、业不精,功不勤
现今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偏颇的只是一种表象技术外形的展现,常忽视了舞蹈的真正文化内含,在表演过程给予观众的审美思想情势中只见其形,而未见其神,表现的情感始终不饱满,体现的精神世界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所见平平,而要达到“境外之境,意外之意”,却不可而知了。比如学民族舞蹈:一是只学皮毛,并不解其意,从不考就舞蹈所蕴意的文化内涵;二是根本不知某民舞真正渊源,一个民舞风格、风韵的客观形成的动律原因;三是根本不懂所学民舞的民族文化、心理特性;四是没有相当的文化积淀,试想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情形下,形似而无神,在创作或是表现一个作品时,必然是失败的,更不用说思想性了。
当我们无法领略舞蹈文化的精髓时,自然就不会深研在舞蹈技术中“一招一式”的内含,感悟我们所要表现的舞蹈特韵和风格了,只在“形似”的皮毛间逗留。这样又怎能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去展现最精彩的一瞬呢?这“十年功”怎么去磨练呢?自然悻悻而乐,满足于这一知半解中,也就无从再谈刻苦用功了。“一招一式”中也无传神之功效了。舞剧《红梅赞》的主演李青时,为演好“江姐”,她研读了《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女性学》等书籍,对《红岩》这部小说读了不下五遍,一遍比一遍更深刻理解革命者们为了真理,为了幸福千万人,不惜牺牲生命的高贵品质。在舞蹈里的一举一动,一个细小的处理,她都不停地反反复复地琢磨,深刻领悟剧中人“江姐”极其复杂的情感,她曾说:“每演一场,我的灵魂就得到一次升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演一场,我就想哭。我就是江姐,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必须透射出江姐顽强的生命力。为此一个动作我愿意千遍去尝试”。[3]这就是“台下千遍”的功道了。这也就是深研舞蹈文化“精、进、成。”
2、对综合知识困乏
(1)、对基础文化的缺失
在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中,我们知道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也没有什么是“一尘不变”的,人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当我们进入学舞之列后,对基础文化开始忽略了,毕竟艺术不是技术,以至不能领会教师所教授动作真正要务,不能领悟动作传神、妙到之处,这是其一;其二,当毕业之时连最起码的毕业论文都无从下手,更无价值之举;其三,面对社会时,由于平时不重视文化的积累,而束手无策;其四,由于缺失了基础文化的修养,也即思想平平,对问题的思考思维不清晰;其五,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全国研究生统考中可以看出,本专业考生无几人考上,无法通过国家考试。这就是我们忽略了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在学业和工作中都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追溯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些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员,特别是舞蹈演员,由于这一专业的特殊性、残酷性,既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技艺,但走到幕后时,他们对知识却是那样的贫乏,缺乏再次转行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对知识的需要,无怪呼社会上要有这样的看法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⑵缺乏综合知识的积淀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焉。”孟子也强调“养性”、寡欲”,“君子必自反也”。苟子则说得更明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撇开他们的修养目的,所倡导的共同点就是,一个人应当注重综合知识的自我修养,强调心灵的“内力”调节和刻苦砥砺。学习是学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根本的目的。论语说“不启不愤,不悱不发”,开始是“引而不发”,到你自己对知识有了一种渴望,一种追求,老师一点你就“发”了。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教育,重视的是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把握,知识是相通相伴的。
涉入舞蹈,我们要从民族学、人类学去考就它,因为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一定地域的人类社会生活,并且与之相生的各门类的艺术都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却很少去关注这些知识,有时甚至还把它归咎为与舞蹈一无相干。众多的大学舞蹈生的思想上却实有这样的浅显认识,在这样一个“一为一”的情形下,就其舞蹈创作、表演不见“光彩照人”之举,步入社会也可想而知是寸步难行。我们从舞蹈界里一些知名资深专家(汪克芬、资华筠、贾作光等)身上可以看到,它们之所以成为“家”无不是技术过关,并具备了相当的综合文化知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与建树。试想我们可以斗量几杯水?
3、缺乏人生价值、定位的思考
随着我们的社会日益综合化,必然是一个知识成就人才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我们必须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方向。但是一系列对现今大学舞者们的调查中,很多人不知自己去向何方,盲目的抱怨、悲观,而不是从自己做起,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甚至有人问道他(她):“是否创业”时,都没有过这样的设想;“考研”继续深造,没有勇气去成就;甚至有人道出了“伴大款”这样荒唐的想法……“混”是乎成了这样一些人的代言词。有想法的人寥寥无几。我们知道生命赋予我们的不仅是阳光,还有风雨,只有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这样的人生才显得精彩。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德艺双‘星’”之才
艺术毕竟不是技术,艺术家除了有高超的专业技艺,还要有思想,用思想去理解和表达、创造艺术。这就需要文化理论及广博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其中包括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各门类艺术的熟悉和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类学科和知识都是相通的,并非孤立地存在于世间。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能够从更高、更广泛及相互联系的角度把握人生和社会。
首先学好“技术”,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是我们每个学舞者首要任务,这是第一位。但同时必须学好基础知识,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只有具备较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深刻领悟艺术的内涵和魅力,创造高尚的精神食粮。其次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知识修养和自然科学,人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尤其是到了近代,各门类艺术更有赖于自然科学技术的渗入,以便得到更快的发展,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联系社会,掌握新知识,达到全面知识的提高。综合知识的学习,是我们科学掌握艺术活动规律、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帮助我们更深刻认识艺术各门类学科知识,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的指导思想。
总之,在科学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和认识到 到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纯性舞蹈专业技能型人才,更多的是全方位具有多元文化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掌握综合知识,成就多专多能,是我们当务之急。“全面+ 特色”、“合格 + 特长”。
参考文献:
[1] 隆荫培 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6.
[2] 汪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89.
[3] 于 平.中外舞蹈思想史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76.
【当代舞蹈专业大学生素质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5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