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依据行动学习理论,对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资源:资源共享性,获取及时性,技术支持的便捷性;培训:学习系统性,组织规模性,培训引导性;实践:以教促学,学教结合,教学相长;交流:校内校级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以实现教师教学队伍信息化教学能力均衡性发展的目标,提高整体教师的信息化授课水平,提高授课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行动学习;教学实践;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提倡和不断发展,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助产士,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切实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授课质量。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不断发展,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和数字资源组建信息化课堂,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学一线的老师已经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班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拓展实践技能。国家、省、校也举办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教学比赛,增加老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机会,锻炼信息化授课技能。但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教学现状仍不容忽视。教师之间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参差不齐,信息化教学水平差异很大,信息化教学意识仍有待加强和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能力仍需锻炼。很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就是“打开电脑,插上U盘,放PPT”,很多年龄大的教师反映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会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统一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却听不懂,弄不明。在培训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时却由于各种因素进展缓慢。针对以上现象,本文试从资源、培训、实践、交流四个方面来分析探讨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提出教学建议,以期能改善现状,提高授课质量。
二、行动学习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路分析
行动学习由英国雷格瑞文斯(RegRevans)教授提出,又称“做中学”,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即学习者组成小组通过亲身实践学到的理论知识或技能,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此来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行动学习的特征分别为实践性、合作性、反思性和主体性。它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它的本质就是把“学”和“做”结合起来,不盲信、不盲从,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伪,同时又将反馈到的知识和经验补充到理论中,以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完善。这种学习方法要求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学习者在学和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信息化教学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在反复的实践练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将信息化教学付诸实践。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最大限度地感知信息化教学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才能在实践中发现自身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反思,总结并通过不断的再学习再实践弥补不足,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不能通过简单的理论学习或传统的培训手段获得,要在行动学习理念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教学能力也会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分析
(一)资源资源的共享性,获取的及时性,技术支持的便捷性
完善的软硬件资源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构建丰富的资源环境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资源的自主开发以及各类优质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构建一个集“教、学、练”于一体的大型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便于师生进行资源的上传、下载、检索与共享等,教师可通过云班课、微视频等在线课程方式进行网上授课,学生可根据老师及个人要求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授课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平台上探索开设实训,实践课程,增加信息化教学实践板块,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练习,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增加和丰富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为日常教学实践服务。教师在有针对性地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培训学习系统性,组织规模性,培训引导性
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各个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教学培训。研究表明,系统有序的培训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培训机制上,可推行“选课式、线上线下结合式、实践性”的教师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培训课程。在培训内容上,强调系统性,突出实践操作性,重视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有效使用,发挥信息化教学的资源优势,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培训还应注重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运用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课后评价。通过教学示范、小组讨论、实践练习等方式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从而使培训能真真正正地服务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在信息化教学培训上要“以点带面”,既要抓典型,对骨干教师群进行培训与指导,也要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传帮带”,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促进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均衡发展。
(三)实践以教促学,学教结合,教学相长
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要重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学以致用。教师接受培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把所学技能运用到真实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授课质量。信息化教学方式也不仅仅是放PPT、用U盘等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而是通过不断的“做与学”使教师了解并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更新信息化教学认知。在实践练习中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实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四)交流校内校级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信息化协作教学,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信息化协作教学既可以是理论层面的教学知识研讨等,也可以是信息化教学实践层面的教学观摩等。来自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老师可结成教学共同体,打破学科界限,共同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问题,共享教学案例和其他教学资源,探讨教学新模式。教师的信息化协作教学可以是同学科校内、校级老师交流,教师专家交流以及教师学生交流。还可以是相近或相似学科的教师之间、跨越学科界限共享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研究。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教师还可克服时空的局限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专家互通有无,切磋技艺,沟通交流。总之,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是信息化教学知识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在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时,既要尊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理论知识学习,给予资源、培训上的支持,也要重视信息化教学实践,将“做与学”相结合,增强信息化教学技能。同时还要增加协作交流,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与发展。实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丙利.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李士艳.甘肃省藏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4]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5]许洪巧.制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27-128.
[6]蒋志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引入行动学习法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15-16.
[7]贾清萍,史利琴.行动学习:大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180-181.
[8]王贤文.高校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1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