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协调控制作用。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民商法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教师应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合理的运用。
1 作用分析
1.1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民商法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民商法教学中,基本是教师在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由于涉及到的法律条款比较多,内容比较复杂,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枯燥,且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即使学生能够对各法律条款倒背如流,其应用起来也容易出错。并且,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上课方式,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不得而知。案例教学法在民商法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局限,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比如,在关于小学生暑假参加培训班溺亡的案件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对案情进行分析,而教师则主要对学生的分析过程进行引导,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增多,学生的思路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变得更加清晰,课堂教学质量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2 能提升内容的针对性
在传统的民商法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来源于教材,内容相对比较刻板,不具有针对性。并且,根据教材教学,学生的选择性不大。案例教学法则不同,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其中的民商法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案外人提出实体权利请求的处理”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入以下案例:A与自己的2名子女长期在外居住,委托其弟B代母子三人办理房屋拆迁安置适宜。2010年3月,B为A母子3人办理了相关的手续,并受领2套安置住房,但在没有经过A同意的情况下,B于2015年4越将其中的一套安置住房以47万的价格出售给A的姐夫C,并办理权属转让手续。在A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C构成善意取得,判B赔偿A母子三人52万元的损失。在判决生效后,A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院查明B在二审判决书未向其送达,但已送达其他当事人之前,以协议离婚的方式将所有的财产都转移到妻子D的名下,于是裁定D为被执行人,又裁定查封被转让的财产。而D以B无权处分的侵权之债系个人债务、个人债务不能以共同财产偿还、执行依据中无D需要承担的责任提出异议。中级法院认为,B和D以离婚的方式转移全部财产,本身就属于恶意规避执行的行为,追加D为被执行人,查封被转移财产并无不当。但鉴于其异议理由除执行行为外,还包括对实体权利的请求,且与执行行为难以分隔,应按标的异议对待。遂撤销异议裁定,发回重新审查。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相关的民商法条款对其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习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 应用策略
2.1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在民商法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可结合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教师讲解完相关的知识点后,再引入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比如,10岁的小明在绿道骑单车,由于没有保持安全的骑行距离,导致老人王某被撞倒,多处骨折达到十级伤残。交警部门认定小明承担全部责任,其父母作为法定简化人赔偿王某10万元的孙志,其中包括1万元的精神抚慰金。小明的父母上诉,法院审理认为,事发时靠路边站立的王某已尽谨慎义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本案例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在讨论后选定一名代表表达本组的观点,陈述本小组的讨论过程及结论。在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完善,能够将理论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2 结合案例开展模拟审判
在民商法的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可对案件的审判过程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民商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模拟审判使,教师可让学生扮演法庭审判中的不同角色,如审判员、证人、原告、被告等,并对审判场景进行模拟,使学生掌握法庭审判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比如,2015年7月6日,张某受李某雇佣驾驶一专项作业车行驶到一路口,与正在人行道上同行的赵某发生碰撞并碾压,后经鉴定赵某受伤为5级伤残当地交警认定,张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垫付1万元,李某垫付59600元。随后,赵某起诉张某等连带赔偿77万元,保险公司限额内承担责任。但是,保险公司以张某不具有专业操作证为由,请求免责。张某辩解称自己持有B2驾照,可以驾驶上述专项作业车,且发生交通事故是其未注意观察行人所致,并非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在商业保险限额内承担责任。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此案件进行开庭审判,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扮演法庭中的各个角色,由原、被告进行辩诉,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中有比较大的收获。
2.3 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
在民商法的教学中,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利用起来,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并且,多媒体的应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利用多媒体开展案例教学时,教学的方法应该具有多样性,比较常用的方法有问题教学法、演绎法、归纳法等,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影片的片段,在涉及到民商法知识的地方暂停,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找出其中涉及到的民商法知识点,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归纳出来。再学生找出所有的知识点以后,教师再继续播放影片。在整个影片片段播放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对整个案情进行分析,并通过大屏幕罗列其中的民商法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连贯性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将民商法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分析法在民商法教学中的隔离应用,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所以,在民商法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案例选取的合理性,让学生分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并听过模拟审判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审判流程。利用多媒体对案例进行分析,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齐倩.民商法案例教学中的伦理道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4):56-58.
[2]裘小薇.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17-119,122.
[3]李立新,孟祥宇.案例教学法在民商法教学中的应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7):136-139.
[4]陈文婷.案例教学法在民商法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报告,2016,(20):254-255.
[5]李立新,廖文娟.淺析民商法学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6):136-138.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1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