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形式悄悄发生了改变,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虽为广大教师所熟知,但教师为尊、教材为上、考试为重的局面并未打破,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过于强势,太注重于自我表现,课堂内过度的人文挖掘,弱化了学生学习,造成了教学实效性差等不良现状。语文课堂从学生本位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回归发展的原点,已成为必然。因学定教,顺学而导,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需求的有效教学原则;发挥生命个性,突出学习自主,是生本课堂的显著特征;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在于此,教为了不教。也从而体现无痕之教学,实现生态课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生本 教学 生命 个性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的形式悄悄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各种教学思潮、教学理念涌现在我们面前,不管是错误的,还是科学的,不容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真理毕竟需要实践检验,科学的毕竟充满生命力,对语文教学来讲,同样如此。夹杂着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虽然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广大教师所熟知,但教师为尊、教材为上、考试为重的局面并未打破,这可以从许多教师的公开课展示、教学讲座的情况中得到验证。理念真正体现在语文课堂上,显然并不是很理想,依然存在着许多未被解决的问题。提倡自主却泛化为自流,提倡合作却有形无质,提倡探究,却演化为固定程式。语文课堂教师不顾学生实际、学生学习需求,过于注重自我,强势出击,过度人文挖掘,过度的学生体会、感受,学生犹如梦魇,也脱离了语言学习的正途。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学生个体发展不明显。课堂变成了教师的演艺场,学生的梦工场,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完美,太过于注重课堂的有序化,更是破坏了原有的课堂生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情出发,从每个学生的发展出发,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服务的观念并未真正形成。语文课堂应该从学生本位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情感的基础上,迈向快乐的学习之旅。语文阅读教学也一直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出现着种种偏差,过度的人文挖掘,教师过度的自我展示,弱化了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本应具有的作用,却消耗殆尽。为了破解语文阅读教学的难题,在追寻生本课堂的过程中笔者作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回到原点,相信学生
所谓原点,是指最初的地方,或是开始的地方,它不仅仅是起点,还包含着事物终点。一条射线有原点,是它的出发点,是起点,是力量的源泉。溪流有原点,是源头,是奔流不息的原因所在。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命的原点,因此,它是一个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体。课堂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原点,语文教学要回归原点。「1」那么课堂教学该怎么体现从原点出发呢?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学生成长为人,一个发展的人。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教育所赋予的责任,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的任务。对语文教学来讲,更多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课堂上能否满足学生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学内容取舍与方法的运用上,显得尤为重要。体现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认知,培养积极情感、良好态度,达到有效学习。那么我们教师实施教学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生本基础出发,同时又回归到原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现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2」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上,必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选择产生影响。是让课堂变成教师的演艺场,还是回到原点,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身的发展点?值得不断探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和创造力都能健康地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实践和体验的途径,我们不能不从学生的原点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就会剔除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克服好高骛远的教学作为,就能正确认清教育对象,也就能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
二、重视预设,更重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预设,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课堂的生成,那是生本课堂迈向生态课堂的必备条件。一个不讲预设的教师,不是一个好老师;一个不关注生成的教师,更不是一个好老师。一堂好的课、成功的课必然有充分的准备,积极的预设。预设的更完备,离教学成功的距离就越近。当然教学不是为了预设而进行, 预设只为生成做准备,预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有了生成就有了进步。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重视预设,就是尊重学生,注重生成,也是尊重学生,发展学生,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更有效,更有影响力。一节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时间很短,但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有着鲜活个性的人的学习活动,充满着复杂性和多样性。/soft/学生个体个个鲜明,教材内容也具有开放性,因此课堂必然会充满着不确定性,这就为课堂的及时生成提供了条件,教学本就具有现场性,现场的情况就是随时有变化的,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时时有变化,处处有变化。教师能否抓住有利时机,展开教学,把学生引向自主探究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所以关注课堂生成,体现了学生本位,坚持了生本课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用五并非来论什么是好课,颇为实际。他说:并非是程序井然的课,就是好课;并非是环环相扣的课,就是好课;并非是设计严密的课,就是好课;并非是行云流水的课,就是好课;并非是人人称道的课,就是好课.五并非论深刻地指出了课堂生成的特性,给我们在一线从事教学的人提了个醒:我们不必过分追求课堂的完美,也不必追求课堂的过分精彩。所谓水到渠成,顺其自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课堂要为学生服务,我们的预设要为学生学习服务,我们的课堂随时准备为学生辅导而惰课,让教为学服务,让教为学生发展服务,才是根本。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0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