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教学,在学习中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充分自主、主动思索地学习中,亲身体验,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借助小组合作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学习,让我体会颇深,谈一点想法: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问题性
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所谓“学问”,顾名思义,就是既“学”又“问”,问从何来,从疑处来。“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恰当有效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索、学习的动力,活跃学生思维。有的教师提倡“问题教学”,主张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后,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解决问题,完成对文本的学习。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最后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最终也是由学生自己解决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探求欲很强,而且经过探究以后得到结论,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更好。
二、自主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中去发现问题,去感悟、去理解、去体会。而过去传统教学过于注意教师的讲解,轻视了学生的自主感悟,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无法享受主动参与的乐趣,导致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
三、过程性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习中的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学习中探知问题,亲自体会这一经历,感受与之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而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注重结论,轻过程。如今把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把握知识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因此,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实际探究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四、实践性
数学的特点决定了要学好它,最主要的是要靠学生自己切身的实践,要靠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感悟。只有让学生通过对数学背景充分自主地理解,专心地感受,仔细地揣摩,才可能真正体味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学好数学。而且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其生活经验和情感,使其从自己的生活中学会思考、探究,在乐趣中进一步学习知识,探究问题。
五、开放性
数学本身美感十足,面对同一个题目,同一种类型,往往“仁者见者,智者见智”,因为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理解能力不同,兴趣与个性差异,所以对数学模型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信任和尊重时,在宽容开放的环境中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智慧才智发挥得更好。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善待差异,宽容失误,为课堂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氛围,从而使学习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化。
六、合作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作学习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数学教学强调合作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思想,通过与他人交流,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构建起新的理解。因此,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采用小组、集体等合作形式,能改变过去的师生单向交流,使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学生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使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迪。
七、创造性
前苏联闻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创造是少年重要的心理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常少年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怀疑比成年人要强烈得多,这是因为他们知识面窄,反而对自然界里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十分好奇,因而在课堂中多问问学生的意见,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探究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总之,探究教学的理论要想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努力践行。
【中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理论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0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