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作为留学生临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临床课程不同的是:儿科病人有年龄小,体征变化快,患儿以及家长不易合作的特点,加之留学生人数从最初的14人逐年增加到50多人,从而在儿科学见习课中学生人数和患儿数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影响了床边见习效果。根据我们在5年制儿科学见习课的经验11],今年我们尝试了对留学生开展模拟临床病例讨论的见习课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受到留学生的欢迎。
现以‘病毒性心肌炎”为例介绍具体的实施过程:
1选择病例和课前准备
选择的病例可以是目前正在住院的病例,也可选择己经出院的病例,但是,必须保证所选择的病例是真实的典型病例,能反映课堂所讲授的理论课内容,并且实验室检查比较齐全。课前准备时,将所选择的病例翻译成英文。本次实习所选择的病例为出院病例,患儿发病时间为10天,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和头晕。查体发现心率48—60次/分,心律不齐。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酶谱中CK-MB(磷酸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明显升高。血清学病原学检查:柯萨奇病毒IgM阳性.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增大。
2教师介绍病例和讲解讨论规则
因为是模拟临床病例讨论,必须是模仿真实的临床实际工作的病例讨论过程,即包括病例介绍、讨论和总结。首先,由教师介绍病例,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然后讲解讨论规则。讨论规则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发表意见,每组中选出一名同学详细记录讨论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意见,针对讨论前提出的问题:①患儿的临床特点;②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③还需要做的检查;④治疗建议等,总结出本组的讨论意见。
3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约为6—8人,主要讨论提出的个问题,时间约为30分钟.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同时又加强了合作,体现了团队精神。
4小组代表陈述和提问
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陈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将重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同时,小组的其他成员可补充。小组代表陈述完毕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对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不同认识提问。在这个环节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该患儿能否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以及本案例属重症心肌炎还是轻症心肌炎。
5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评价
教师对所讨论的主要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同学们在讨论中存在的对所学理论知识以及所讨论的病例的认识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讲解。本例患儿对照理论课讲授的诊断标准,可以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但是由于没有心肌、心包液或心内膜病毒病原学确诊依据,故而不能做出病毒性心肌炎的确定诊断。如需确诊,必须做心肌、心包液或心内膜活检,强调了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性。患儿有严重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有心脏扩大,应属重症病例。通过讲评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后的调查中,同学们一致认为,模拟临床病例讨论的见习方式能加深对理论课讲授内容的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合作及团队精神。同时,在同学的讨论和陈述过程中,带教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讲评时给予强调和补充。病例讨论式见习课受到留学生的普遍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总结和表达能力,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己由传统教学转向网络教学,我们教研室现己开始将目前的CAI课件制作成网络课件,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能通过网络学习外科知识,与老师讨论问题,使外科教学的教与学沟通实现信息化、个体化,从而使外科见习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留学生儿科学见习课教学方法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6.儿科学的备课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9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