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阅读提高兴趣论文
阅读,是整体感悟文章,细致品味语言的基础;阅读,是学生文学素养积累的基石;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起点。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阅读是自己生命的扩大,也为白己的人生打下宽广的基础。”
尽管阅读如此重要,而学生却在这个“喜食快餐”的环境中少而又少,且不说课外阅读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就连教材中的课文,阅读起来也极不情愿,极为被动。老师常常抱怨,学生连课文都不读,何谈其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如果不读或不爱读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空谈。实践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探究性阅读?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我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即在课堂上为学生阅读送一根拐杖。
一、疑读
疑读就是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一个能串起全文、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应该有令人亢奋的兴趣点,有与学生原有知识相联系的建构点,如果这一问题设置的好,这篇文章的阅读会使整堂课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奇趣横生。
偶然翻到戏曲大舞台中豫剧《花木兰》的唱词选段,触发了我的灵感。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翻到这段唱词,找同学学一学,唱一唱,学唱完以后,告诉学生这段戏实际上是《木兰诗》的演绎,请同学们认真读书,想想这段唱词所涉及的内容应当是《木兰诗》中哪一诗节中的情节?“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处在兴奋点上的学生劲头十足开始阅读、想象、演绎。小组合作探究中,有的小组的同学争论得不可开交,于是一场辩论赛开始了,有的说在第二诗节,有的说在第四诗节,还有的说在第五诗节,理由还慷慨激昂:想象到第二诗节,与邻居家刘大哥商讨去不去军营,木兰无长兄嘛,刘大哥应当与木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愿与木兰分开,所以说不愿意叫木兰去,又不好意思直接表白,就假说女子应该在家享清闲,女子就是不如男子,所以木兰不愿意了,就慷慨激昂的来了一段《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有的说第五段,天子坐在朝堂上,与木兰等英雄谈论男尊女卑,姓刘大哥不解风情,说了一段不该说的话,于是木兰当着天子的面为女性的独立解放事业做着勇敢的斗争..
二、情读
情读就是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民族情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例如《黄河颂》一课,首先播放《黄河大合唱》选段,让学生感受激昂的旋律,体会诗歌的内涵,了解作者的心情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悲痛,然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慷慨激昂的乐曲,深深的打动了学生的心。接下来,学生的高声诵读便情寓于中,有板有眼。然后再运用图片,讲解了南京大屠杀,日军细菌部队的残酷场面,激发学生的悲愤之情,在动人心魄的冼星海的交响曲《民族解放》伴奏下,学生的进一步诵读对诗歌内容拥有了较好的把握。然后激昂的旋律如一针剂激发了学生的豪情,恰在这时,门轻轻地开了,一个学生打趣说:“魂来了”,我接住了话茬,风趣地说:“是同学们震撼人心地朗读打扰了先烈们的英魂,同学们,让我们再高声朗读,读出磅礴的气势和勇不可挡的力量,让先烈们看看红旗下的你们的气魄吧!”同学们在我的'几句示范下又高声地诵读,慷慨激昂。巧的是,读完门又轻轻地开了,同学们笑说:“又来了”,我又风趣地接茬:“这应该是同学们的豪迈气概打碎了日本侵略者的美梦,惊扰了他们的阴魂,全体起立!让我们拿出百倍的精神与力量高声地诵读,让日本侵略者的鬼魂在地下也永世不得安宁!”虽是几句不经意的话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诗歌的意蕴也在一遍一遍地朗读中一一展现出来,同学们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感受到了当时中国人民通仇敌忾的气概!
三、猜读
猜读原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借鉴到引导学生阅读中,可将之扩展,在阅读之前,不知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根据文章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猜想文章的内容,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检验自己的猜测。
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课时,在简单的题目介绍后,让学生猜想文章内容,学生们思维活跃、七嘴八舌,为“为什么要给陋室作铭?”寻找原文内容作答,琅琅的读书声之后,便有无数的争论在小组中展开,有的说“孔子日:何陋之有?”因为这是孔子说的话嘛,一言九鼎;有的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因为这句话中歌颂了主人的高尚品质;有的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因为这句话很文雅,足以看出主人的博学多才……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初步猜想,引导深层次阅读,疏通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判断猜想正确与否。再一次的深层次阅读,已经有绝大多数同学不仅能够把握全文的主旨“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同时,还能够通过辩论,使持有其它观点的个别学生心服口服,一篇文章的学习也在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由此可见,猜读完美地将读、思、学结合在一起,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插上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精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时刻不能忘记,任何的学习都应回归到语言本身,因为语言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本身也蕴藏着繁杂的美感。在阅读中,只有引导学生去细致品味,用心感悟,才能获得语文的真谛。当然,精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剖细析,不是肢解段落,而是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的感悟和体验。
例如学习《散步》一课,让学生细致品读文章,说说哪些词很好的体现了亲情。一个同学说:“我认为‘摸摸’这个词最能体现亲情。“摸”是个动词,重叠后有一种轻柔之感,奶奶的爱抚体现其中,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看出,母亲虽然想走大路,但是她改变主意,放弃自己的主张,一切为了孙子,她(接上页)实际是把自己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孙子就是她的未来,从中我们难道不能看出浓浓的亲情吗?”学生表达的最后一句用反问句,语气坚定不容置疑,非常让人欣喜,浓浓的亲情又怎能不流露于她生活的点点滴滴呢?在体验性的精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我们也能够坚信: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感受亲情之爱!
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读,是一种幸福。”让我们送给学生一根阅读的拐杖吧,无数的美好和幸福将显现在阅读中!
【多样阅读提高兴趣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8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