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校体育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衰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好的状态。”我国在2011年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社会适应目标。由此可见,社会适应对个体健康及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对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培养社会适应性教学目标,更是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为实现这一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教学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为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途径

1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高低对其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然而,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培养,很少关注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我国在2011年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将阐述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

2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及社会适应能力

  (1)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来体现学校体育的价值。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和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它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个体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基础,才可能融入社会、被社会接纳,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被挤占,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缺乏自信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整个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在普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被文化课挤占或挪用现象普遍存在,体育课时不能保证,导致教学任务的无法完成,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缺乏自信心。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方面没有考试的压力,外出培训和职称晋升的机会很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更新不及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情可言。学生方面,则由于对体育认识不足,体育意识淡薄,自觉锻炼习惯缺乏等原因,导致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同步,师生关系紧张,再加上课时的被挤占,教学任务及内容的短缺,都让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缺乏必备自信心。

  (2)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人际间关系紧张。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但在普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学校方面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多数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体育器材在面积、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国家的标准,不能有效满足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教学内容方面,多年来以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编排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之中,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枯燥乏味,使教学过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间的交往减少,人际间关系紧张。

  (3)课余体育竞赛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没有成与败的体验,竞争意识淡薄。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和心理的相互比赛。但在普通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无法体验成功与失败,竞争总识淡薄。主要原因是学生方面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营养、膳食、环境、生活方式和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学生的体质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而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不足。学校方面,近年来由于学生体质的下降和运动能力的不足等因素,很多学校在举行课余体育竞赛活动时,经常出现学生受伤害事故的发生,很多学校都不愿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所以很少举办或决不举办课余体育竞赛,导致学生参加竞赛的机会很少,竞争意识不强。

  (4)课余体育训练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低下。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但在普通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的很少,导致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方面由于一般学校没有专职的教练员,一般是体育教师不仅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还要兼职教练员,在每周十几节体育课的工作量基础上,再花相当多的心思和精力在课余体育训练上,显然有些不合实际。再加上很多体育教师不是专业的体育教练员出身,缺乏体育运动训练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践经验,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学生方面,则由于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课业负担,挤压了学生运动时间,无法让那些有运动天赋或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课余体育训练。导致了学生不能在一次次不能完成某项技术动作中体验失败,感受挫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85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