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对象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纺织学院、材化学院、艺术与服装学院、人文与法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计60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570份。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所要满足的需求种类、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形式的喜好、体育课不同评价方式的喜好、不同活动项目的选择等问题进行调查。2.2数理统计法。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2.3逻辑分析法。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探究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心理机制。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对体育课和锻炼的需求满足类别。表1显示,有35%的学生将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作为享乐需求实现的方式,25%的人是因为需要通过考试,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增强体质是自己上体育课和锻炼的需求,5%的学生是为了养成锻炼习惯,并最终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马斯洛在其理论中表达了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且可同时存在,只不过不同个人会依据不同时段的不同需要按其重要程度来选择某种行为在相关时段所占比重。由需要产生的行为来自于个体内部的动力因素即动机。人因缺失而产生需求,需求程度决定动机强度。没有办法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所占比率最小。其原因并非大学生对二者的认知程度不够,而是这些选择在其目前的人生进程中还没有被排到最重要的位置,即这些不是影响他们毕业升学、找工作等的最重要因素,所以需求程度不够当然导致动机程度较弱。也因此,激发学生产生参与锻炼和上体育课的欲望,才能实践落实培养终身体育理念和养成锻炼习惯。3.2对体育课和参加锻炼的'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对体育课和参加锻炼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其百分比为61%,这说明学生有兴趣与具体实践锻炼行为是不匹配的。这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诸如: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形式、教师的评价方式、以及设置的项目种类等综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究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人们对于自己的需求会产生兴趣,从而给予需求事物以优先注意。那么由此推断,学生对体育课或体育活动有兴趣就理应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然而调查结果并没有印证这个推断。其中原因,做如下解释。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更喜欢的教学活动形式为自主活动形式。因为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完成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教师只需指导他们所不熟悉的相关专项知识和技能即可,他们更希望自主安排,因此,教师指导只是满足其自主活动需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在学习或活动过程中,个体又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即在自我实现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或是发挥潜能。比如在某个项目上表现出色,或是组织活动的能力突出等都可以使个体获得较高的自尊体验和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其积极的心理感受。这种积极感受又会反过来加强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数据分析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评价方式为进步程度评价,最不喜欢的是考试成绩评价。按照奥苏伯尔提出的观点,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的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或同伴(如教师、家长)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等搞好的一种需要,同时,人的自我价值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而进步度的教学评价方式恰恰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需要得到满足,加强内驱力强度,因而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得以保持,使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主观需要,这无疑是有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另外,常规项目如篮球等仍有较多人选择,这可能与其易开展、场地要求简易等有关。而高尔夫、轮滑等项目,由于它们的其他价值,如:社交价值、体现社会地位等也被选择。而社交价值等属于更高级的需求,当基本生理需求等得到满足后,这些高级需求就会成为个体的需求主体,并可由体育过程来实现。这符合需要层次理论的表述,即人们的行为主体会依据需求重要程度的改变而发生迁移。这就可以解释体育锻炼(或活动)的意义被认知与体育锻炼不被选择之间矛盾存在的原因。
4结论
(1)大学生体育课和锻炼活动的主要动机依旧是享乐。(2)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和锻炼保持较高的兴趣,不同的活动形式、评价方式对于他们的锻炼兴趣以及是否会坚持锻炼产生重要影响。(3)体育锻炼内在价值的含义进一步扩大。
5建议
(1)在体育教学和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即教和学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转化为自己的真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激发其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2)改革教材内容,使其符合终身体育观念的要求。(3)采用综合评价方式,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定量评价(分数),采用进步度评价、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1]袁晓阳.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4):142-143.
[2]李雪霜.高校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1(2):125.
[3]艾尼瓦尔司马义.体育选项课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32-33.
【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机制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7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