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是在教学中将读与写分离。针对这种情况,文章从加工教材、积累资料,学习课文,提高技巧,写前指导,点拨思路,比照课文、以课文评作文等角度,研究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结合。
关键词: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得如何显然与吸收的程度紧密关联。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然而,当前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是读与写往往分隔为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课堂上忙着进行课文教学,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作文的写作。即便学生在阅读或写作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写作能力依然难以令人满意。鉴于此,文章对读写分离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读写结合”措施策略。学生写作文常常无物可写、技法单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体验不足,缺乏生活常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看似平淡的生活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作文应该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的记录,善于观察思考才能因小见大,从而挖掘出耐人寻味的主题。高中学业的繁重和升学的压力使得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内度过,少有时间和机会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大多数学生不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是缺少生活体验。二是阅读面狭窄,写作素材匮乏。学生阅读局限在知识点的机械学习和掌握上,阅读面狭窄,影响学生信息的获取以及知识的积累,对写作没有实际的帮助;许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也没有得到较好的阅读能力训练,致使思维的活跃度不够,即使有生活素材也不善于思考挖掘深意,不知怎样发现生活中的亮点。三是教师本身缺乏写作的实际经验。《孟子尽心下》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语文教师缺乏必要的阅读与写作理论知识,未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阅读教学可以应有效促进作文教学。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读写结合”?
一、加工教材,积累资料
目前,入选课本的语文教材,都是精挑细选下来的,有的文章用了好多年都未曾更改,堪称各时期各领域文章中的典范,其中包含了精妙的写作技法。这些文章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学生写作资料的积累及加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加工,可以使课文材料巧妙地运用于不同主题的作文之中。1.烛之武角度:“责任”“顾全大局”“爱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郑伯角度:“知错能改”“责己恕人”“能屈与伸”。3.“以退为进”“换个角度看问题”。总之,教师若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将中学阶段所学之课文变成作文写作的论据材料,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材料的深加工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学习课文,提高技巧
入选教材的课文,经历了多方的验证,必然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无论是立意选材、遣词造句,还是在谋篇布局、语法修辞,都是学生写作学习的典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范文、范段、范句,是作文练笔的最佳参考。因此,教师应该对课文教材的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课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及时运用阅读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帮助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升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夜色》时,可以让学生学习叙述明暗线交织的双线展开方式;《劝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巧妙的比喻论证方式;《六国论》和《伶官传序》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中的对比论证方式;《林黛玉进贾府》可以让学生学习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让学生学习环境描写及伏笔的巧妙设计等。实践证明,这种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以读促写、以写代读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在领略经典作品的魅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写作技能技巧。这样,教师教活了,学生也学活了,从而实现了读写双赢。
三、写前指导,点拨思路
近几年,盛行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指令,让考生在真实情境下发表看法,对事件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写作要求,需要学生做更多的阅读、写作的积累。鉴于此,教师进行写作思路点拨、方法指津时,可以引导学生把从课文中新学到的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及时通过写作实践内化为写作能力。如苏洵的《六国论》虽是古文,但其精巧的论证布局是议论文结构借鉴的典范,尤其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思维导写有启发价值。笔者将其中的思维模式归纳如下:1.开篇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材料,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2.紧扣观点(看法)就事论事,进行简要阐述,强化观点。3.文章主体部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或正反论证,或因果分析,或假设分析,或道理论证等。4.进而联系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5.结尾部分再次呼应材料(题目),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呼吁劝勉。另外,像《劝学》《游褒禅山记》等课文的谋篇布局形式,都是中学生写作可以学习借鉴的。
四、比照课文、以课文评作文
常规的作文教学,通常是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审题指导,接着学生开始写作,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等。最后,教师将本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分类整理,集中讲解。这样的写作教学,看似教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但学生收获甚微。究其原因,在于讲评的过程容易出现“空”对“空”的现象,即使教师能从学生的写作选出部分所谓的范文(优文),但学生常常无法从中得到有效的`启示。鉴于此,笔者以为,充分利用教材课文的艺术特色,进行写作安排,并将学生平时写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带到日常的课文教学中去,渗透到课堂中进行讲评,转变观念,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这样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针砭时弊,破立结合,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之观点,堪称议论文写作的典范,为高中声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因此,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文中的先破后立的构思、比喻、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等,讲评时可以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论证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同课文作比照,引导学生发现之间的差别,领略巧妙安排篇章结构,恰当运用论证方式等的重要性,让学生不仅明白所以然,更有模仿借鉴的对象。充分利用课文的篇章构思、论证方式等讲评作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看到自己作文的瑕瑜,也能使学生们从中受到写作的启迪,能提高学生欣赏课文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乃至写作能力都能同时得以提升,可谓“一箭多雕”。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成效明显的做法。在中学的语文课文教学中加强对中学生作文写作的实践,把课文“阅读”和作文“写作”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语文课文教学重在“阅读”,作文教学重在“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积极推行新课改,追求课堂效率的今天,我们应该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适当关注文本的篇章构思,适当重视技巧手法的学习,教会学生在分析教材中文章的各种妙处的同时,懂得运用类似的手法让自己的作文展现出同样的妙处,甚至更胜一筹。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读写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关写作知识的教学点,巧妙地带领学生在阅读学习课文中积累写作技巧、写作素材等,培养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文阅读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杨李梅.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2]俞发亮.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M].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
[3]王召强.主题写作十二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4]张宏礼.语文知识的内化外显——浅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4(7).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7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