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大力推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现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学习心理需求的探讨,提出了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心理需求;课程改革
前言
近些年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拟从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入手,结合教育发展趋势,以理性的视角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体育兴趣的需求
通过对大学生们访谈,其中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且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对增进健康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入学以来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了。有资料证实大概有10%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会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大学时代选修田径等相对比较枯燥的项目的同学表示毕业后会坚持锻炼的人数更少,这说明传统枯燥的田径教学或者说田径项目已经不适合在高校作为引导兴趣而存在的体育课了。大学时代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时代的体育教育最终要与终身体育接轨,这也是大学体育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因此,我们务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弘扬体育思想。在跨世纪的时代里,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涵盖在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
2、求知欲望的需求
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说比任何时代都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层次的提高,特别是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全民健身"这一原则,使他们对体育有强烈的求知需求。大学生往往力图深人了解与体育有关的知识,开始把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和将来工作联系起来。根据这一求知心理需求,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博览群书、更新知识、娴熟地掌握高校体育理论知识。在运动形式丰富多样追求个性化体育运动的今天,对于求知欲望强烈的现代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求系统性;考核标准注重竞技性;教学形式体现规范性;学生练习要求纪律性,这种五、六十年代的体育教学运动模式的"四性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课的需要了。绝大多数学生迫切需求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仍然是现阶段高校体育的主体,这使得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在客观上造成障碍,严重阻碍了新时期体育的发展。
3、生理心理的需求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进健康,另外一个目的是练就健壮的体魄和健美的体形,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存道德之仓库。有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更重于强身健体、健美体形,女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认识不足这是大学体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女生对于体育健身价值认识不足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体育课程对于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至少在课堂上要努力提高这个群体的认识。比如可以开展各种比赛、树立模范和榜样、宣传制造浓烈的运动氛围等。在此认识基础之上从课堂上课外活动上以及各种组织形式上继续加深引导,让女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生理功能,还要让她们认为体育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欣赏和体验,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体育可以使人开阔视野,结交朋友,提升学习生活适应能力等。
小结 学生对于体育有较高的兴趣、但是个别枯燥的项目阻碍了兴趣的继续发展。学生求知欲望较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对于体育的生理心理需求方面,男生较之与女生略高,提高女生群体对于体育的深层次理解迫在眉睫。回顾改革历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目前看来,虽然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明天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王素华,李荔.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我国课程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9,(7):60-61.
[2]陆作生,刘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2.
【浅析大学生体育心理需求及体育课程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3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