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摘要:以提高大学生体质为已任的高校体育教学,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帮助高校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体育历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1世纪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它不仅需要传授技能、技术和理论,其目的也不仅在于增强体质,而是把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作为目标,促使学校体育教学向学校健身教育发展。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构建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理解、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它有如下特点:知识是学习者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的,既非直接来自主体,也非直接来自客体。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是意义的生成过程,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他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不能由其他人来代替。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知识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知识是在配合自身追求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形成演变。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人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知识积累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当作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来。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的支持者,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教师还是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2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2.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以自己的力一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构成。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只有建构性学习(积极学习、累积性学习、目标指引学习、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才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最能促进学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点。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一是分析教学目标,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课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的教学主题;二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三是确定本主题教学所需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所起的作用;四是根据所选择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发挥学生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不同的设计;五是开展小组讨论、协商;六是评价学习效果,主要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进行;七是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尊重,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力一向。
2.2以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过程对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重构
2.2.1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有关规定:“一、二年级必需开设体育课,三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每年检测一次达标作为必修课。每个学期都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的考核,并结合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平时锻炼情况和进步程度加以年度平分。对患有不同程度慢性或急性病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以至于长期以来高校的体育教学一直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主要要求,注重运动教育、技能教育、体能教育,注重教学的形式、结构、内容、方法、手段、要求、考核、评价等的统一性和标准化。这种传统高校体育的“近期效果”观念,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在加人WID后的今天,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开拓意识与能力。学生由被动、模仿学习,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因此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具有独自科学化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观念。
2.2.2使学生真正掌握独自科学化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运动技术的教学,教学应包括所需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以及锻炼处方等方面的知识。
1、理论知识:由体育锻炼基础理论,营养学基础理论,锻炼原则,锻炼的负荷、强度和密度等组成;
2,体育锻炼方法:由一般性运动方法,专项性运动方法,组合性运动方法,混合性运动方法组成;
3、锻炼处方:由一般锻炼处方,健康锻炼处方,运动处方,伤病锻炼处方组成。
2.2.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近年来,绝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的学制都已从原来的两年普修课,改为一年级开设普修体育课,二年级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内容统得过死,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矛盾。教师还是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传授各项技术,学生只能是循规蹈矩地学习,没有自己选择学习的空间,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然而,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中学体育课的比重较小,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致使,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科学化锻炼和终身体育的经验少之又少。在学生的经验之中,只是认为打篮球、踢足球等等体育活动可以健身、娱乐作用,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活动就玩。因此,在创造具体真实的情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引导作用。
2.2.4在建构体育锻炼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直接传播者,也不是活动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协作者和学习者。学生个体建构意义的过程不是教师可以控制和主导的,只能在选择教材和锻炼内容上给学生引导,布置好练习场地、器材,服务学生,保证其活动的安全性。
3结论
确定以培养学生具有独自科学化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观念的教学目标;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模式,加强对科学化锻炼的理论知识、方法以及处方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身体锻炼,发展以学生的经验背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抢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3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