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过程中,一直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实现目标任务的完成,而老师则起主导作用,引导探究的方向和程度。对于没有阅读障碍的作品,如果目标定位正确恰当,问题明确有价值,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且效果明显,但针对文言文的教学时,我却犯了难——字词理解的障碍影响了对作品内容分析的进行,但如果不扫清字词障碍来进行内容的品评又无异于构建空中阁楼;词法句法讲解过多成了“满堂灌”,让学生自主提问来解决问题吧,又会出现学生提无价值问题、提不出问题或者只是小部分学生提问的这些情况,无法兼顾每个能力层次的学生从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为寻求解决的办法,我大量学习相关的理论并借鉴各地名师的教学经验,通过与学生交流的办法了解学生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从而制订了新的教学方案,在进行篇幅较长的《荆轲刺秦王》时我进行了尝试。
以往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都会先就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讲授,举的例子也多是自己觉得典型的,而这一次,这一环节我依然保留,只是所用例子全是学生初中及前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里的句子,即选择学生的就近发展区,而且尽可能重复使用同一难句为例,这样一来降低了学生对陌生内容的熟悉消耗,二来可以很好地示范要准确理解一个句子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这一观点。果然,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学生消除了恐惧,但理解有了更高的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了兴趣,最后学生自己又进行了归纳总结,相互补充,发言积极,课堂上一扫以往我一个人讲的死气沉沉,让我小尝了试验的甜头。
以往教学时我通常会让学生通过全班齐声朗读来进行整体感知并正音,这一次我作了小小的改变:提前请同学预习,课上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其读音上的错误并作出标注,等同学读完之后将自己发现的错误写在黑板上。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一个个争着到黑板上去展示自己发现的错误,有些不太敢确定的地方就赶紧查字典,这些都是以往不曾有过的。很快,除了读错的生字词外连同学的方言错误都纠了出来。这时我忽然意识到会不会让刚才朗读的同学产生心理上的阴影呢?于是,我笑着说:“同学们都很认真很积极,我非常的高兴,而且好多同学在发现问题却不敢确定的时候采取了正确的做法——查字典,这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我们同学在自己一个人预习的时候还有很多的盲区,这些问题如果不展现在大家面前就不能被发现,也就没有被解决的可能了,所以,敢于将自己的预习结果展现出来的这位同学是勇敢的,得到大家的帮助是幸福的,而发现他问题的同学则是热心负责的。”说到这儿,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发现刚才朗读的那位同学脸红红的,但挂着笑意,其他的同学也都激动而自豪。我接着说:“下次,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踊跃地展示自我,让大家一起来帮助自己进步,比比看,谁能让同学在黑板上写的字最少,好不好?”“好!”同学们都大声应和。
然后我将课文的内容相对平均在分配给事先分好的小组,请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按照“第一,用四个字概括该自然段的内容;第二,依照之前讲授的方法把自己组觉得重要的字词句找出来与其他组分享,本组讨论依然理解不了的字词句提出来交给老师;第三,以直译为目标,对该段中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讨论,确定专人作记录,并指定具体发言人。一下子课上就炸开了锅,同学们聚到一起讨论,我不时走到他们中间去听听他们组内的讨论,他们的一些解释听了让我忍俊不禁,一些争论又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很快,声音小了下来,我看看时间,比我估计的时间还略少。由于有人记录也有指定发言人,同学们的发言有序而精当,我不禁暗暗为他们鼓掌,提出来的问题也比较集中和有价值,从而让我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能力层级,解决起问题来更有针对性了。尤其是“易水诀别”一段,该组的同学不知“又前而为歌曰”中的“为”是读阳平还是去声恰当,即作动词还是介词正确。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急着讲自己的观点,而是反问该组同学这两种词性分别放入该句中能讲得通吗,如果讲得通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区别?这时其他组的同学也都参与了进来,发现:“为”作动词讲,那“歌”就是名词,理解为“又走上前唱歌”;“为”作介词讲,那“歌”就得活用作动词,而且省略了介词后的宾语“之”,理解为“又走上前为(他)唱歌”,单独看这两种讲法,都讲得通,怎么办呢?这时我补充道:在文言的翻译中有一条原则是“就简不就繁”,如果尊重原文不增减字词不增加特殊用法就能讲得通就不采用其他复杂的翻译,那遵照这一原则用哪一个,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但遵照这一原则就万无一失了吗?”我继续追问,“能不能再给我一些有力的证据?”学生又陷入了思考。看他们一筹莫展的样子,我又及时补充“我一直强调,要想准确理解永远不能断章取义,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那么该从哪入手呢?这个句子是省略了主语的,补充出主语也很重要。”学生受了启发,开始结合段落来找,结果又出现了两种情况:一些支持是“(高渐离)又走上前为(荆轲)唱歌”,因为这一句前面的一句主语是“高渐离”,按照以往学习的积累,通常前后主语相同时后一句就省略了;一些支持是“(荆轲)又走上前唱歌”,或者是“(荆轲)又走上前为(他们)唱歌”。这时又争论不下了。我暗自高兴,因为以往的学生在阅读陌生篇目时常常会被出题人补充的主语或宾语误导,如果这个问题能引导他们解决对于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是大有好处的。我接着说道“同学们能联系前文发现其对后文的影响并且还发现了省略主语的规律都是很不错的,但平时我们常常挂在口上说的是‘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前后文’,看看后文呢?”同学们再次进入探究,这一次终于达成了共识——后文的内容不应该是送别的人说的,因为按常识没有谁在送他人去不测之地时会让别人“一去不反”,照应前文,“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一句,应该理解为“(荆轲)又走上前唱歌”。这时,我又请同学们关注,高渐离击筑时因为是送别友人入“不测之强秦”,知道凶多吉少,所以音乐低沉哀伤,“为变徵之声”,荆轲和着他的节奏演唱,表达自己“不成功便成仁,一去不复返”的壮志,他这种蹈死不顾的精神鼓舞了大家,于是音乐也慷慨激昂,“复为羽声”,这歌只能是荆轲来唱才能与全文要塑造的荆轲形象相符。这时大家都长长舒了口气,频频点头,我再次强调“文字是有生命力的,是极富表现力的,有时看似在咬文嚼字,甚至只是考究一个读音,但其实是在品评鉴赏,也是在体味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文言文有效教学尝试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3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