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这门课程是中职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集合了金属热加工、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与刀具等多门课程。涵盖了从毛坯制造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全部知识,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由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涉及面广,教学难度较大。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下面谈一下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本门课程教学现状
这门课程虽然比较主要, 但是现今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数学及物理相关知识, 甚至有的学生完全没有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学能力。而这门课程文字类的知识较多,虽然有部分的图示和例子,但是对于没有任何机械类相关实践知识的中职生来讲,学习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对于这些学生要想在日后的本专业学习工作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学好本门课程这样的基础知识又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如何教好这门课程,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 就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
兴趣是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学好这类“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关键。随着中职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化教学这一概念越来越普及。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在信息化教学中大量的引入了教学课件(PPT)、电子互动白板等手段, 让学生在抽象的课程中增加更多的对现实实践的直观认识,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中车床结构部分,书中只有一个图示,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机床的形状, 用引线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之后用大段的文字解释各个部件的具体功用。学生学起来不仅很枯燥,而且对车床各部分的动作很难理解。引入了课件之后, 可以用真实的图片和具体的车床操作视频来讲解,这时学生的精力非常集中,而且连一些后进生都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各种金属切削加工方法时,我引入了一段德国“ 德玛吉”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样件的广告片, 片中包含了多种的加工方法, 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各种加工方法的实际加工过程, 还让学生了解到了本行业尖端技术的发展状况,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兴趣,增强本专业工作的信心。
三、走进车间是学习《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必然和重要途径
如前面所说,《机械加工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认知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记忆的加强都是十分重要何必要的。
比如在“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这一章节, 书本中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得再详细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学到如何加工一根轴。因此,把学生带进车间,由教师结合实际零件的加工,一步一步讲解轴类零件的加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提前让学生感受工厂的氛围, 学会在车间中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四、比较学习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由大连理工大学组织的暑期培训。培训期间,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教授的一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基本问题与课程开发》课程让我受益良多。其中提到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设计比较学习法对中职实践教学有很大的.意义和帮助。
比较学习法的原则是: 比较必须三个以上、比较必须同一个范畴、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非内容。基于以上方法的思考,我将《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中轴类零件车削部分的知识总结如下:
比较必须三个以上:简单轴类零件的车削、带有方沟槽的轴类零件的车削、带有方沟槽和螺纹的轴类零件的车削、带有方沟槽、圆弧沟槽、螺纹的轴类零件的车削等。比较必须同一个范畴:轴类零件的车削。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车刀安装、毛坯装夹、试切、车削一端、掉头、车削另一端。基于以上过程学生不仅实现了对轴类零件车削方法的学习,对车床的结构和切削运动有了更加感性和深入的认识, 增长了动手能力,而且学习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学习更深一层次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对简单的知识重复应用,加深记忆。同时对于那些参加中职升高职考试的学生,这些内容又是技能加试过程中必考的内容。不仅学习技能又针对考试,可谓一举多得。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企业急需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地为企业创造效益。作为中职机械教师,要积极响应这种需要,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面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他们内心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提高中职机械教学的课程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知识,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探讨《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结合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3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