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始终是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的办学方向。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国开(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农民教育、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农民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则要从大职教观的视野出发,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机制,建立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联盟与合作机制。[2]此外,国开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新变化,提出了新要求。[3]因此,面对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本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教师和学生访谈、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收集、整理了相关数据,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例,分析项目实施十年来的基本情况,梳理并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及开放大学建设和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型升级进程中,进一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二、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状分析
(一)专业开设情况分析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设置专业,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截止至2014年秋季,陆续开设了“三农”需要的五大科类共1业(表1)。
表1“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设专业
所属学科类专业名称农业技术类园艺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烟草栽培技术、观光农业林业技术类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类畜牧兽医、畜牧农林管理类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村信息管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轻纺食品类食品加工技术
(二)招生情况分析
1、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分部和学习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自2004年秋季正式启动以来,截止到2014年秋季,国开42所分部和所属的13心及国开实验学院实施了该项目。
2、各学期招生情况分析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自2004年秋季开始招生以来,实行春、秋两季滚动招生。截止到2014年秋季,总共进行了21次招生,累计招生4(图1);截止到2014年春季,累计毕业学生2生1。3各分部累计招生情况分析
各分部招生情况差异较大。从2004年秋季至2014年秋季,累计招生数超过万人的分部依次是:湖南、河北、江苏、浙江、山东、云南、江西、贵州、河南、安徽、内蒙古、湖北、甘肃、陕西(图2)。
(三)学生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主要是村镇干部或后备干部、科技致富能手、乡镇企业职工、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截止至2014年秋季,该计划累计招收学生各年龄段分布为:20岁以下12113人,占累计招生数的2.;21—30岁1计招生数的31.;31—40岁13占累计招生数的341岁以上144112人,占累计招生数的30.04%。
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出该计划招收的学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学生大都在农村、基层,承担着农业生产、乡村管理等繁重工作,业余时间学习,工学矛盾突出。第二,大部分学生年龄偏大,31岁以上的学生占累计招生数的,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理解能力较强,记忆能力较差。第三,学生个体差异大,群体构成复杂。年龄、实践经验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学生有非常丰富的农业生产或农村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才从学校毕业返乡。第四,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差,虽然都是具有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但由于大都是在农村接受的基础教育,加上年龄大,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四)办学方式和教学方式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方式是依托国开系统,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形式,集全国农业院校和相关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利用全国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中心,在农村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以“不离岗、不离乡”的方式培养“扎根农村、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教学方式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学生的情况,主要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活动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开总部负责专业和课程的总体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分部制定教学实施细则并组织指导本省学习中心落实教学计划,学习中心是面对学生的教学实体,具体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课程辅导、学习测评,完成实践教学工作等。
三、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国家开放大学各级办学机构面向农村开展的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存在差异且发展不均衡
计划实施十年来,各级办学机构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的办学方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办学模式。实践证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当地党委、政府合作是办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开总部到分部以及学习中心都要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别是用实际工作成效去争取支持。[4]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招生数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之一是由于有些地方与党委政府合作到期,未能争取到党委政府再次支持。因此,加强与党委、政府合作,争取适宜发展的政策环境,对项目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总结分析各分部的工作以及对部分地方的调研发现,1部从中央高度关注的“三农”工作出发,捕捉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求热点,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努力争取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促进其持续发展。如2014年湖南省委組织部、教育厅、财政厅和人社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指出农林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依托湖南分部进行培养。1部没有争取到省里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但是这些省或自治区的部分地市、县争取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如四川绵阳电大三台分校争取到了三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三台县委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的.实施意见》,采取三条途径来解决学生的学费:即县财政出,县委组织部党费收入出20%,村干部个人出10%。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实施,三台电大具体组织承办。还有12所分部没有争取到任何省、市、县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由于各级办学机构办学模式不同,项目在各地的发展也不均衡。从图2看出,参加项目的各分部招生情况差异较大。有些分部招生人数较多,形成了一定规模,如湖南、浙江、河北等;而有些分部招生人数较少,如青海、西安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分部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当地现代农业建设紧密融合,努力探索适应当地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逐步使得该项目在当地的实施常态化、持续化。而一些分部过分依赖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或经费支持,没有抓住合作的契机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内涵建设。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以及招生规模与教学质量之间仍然没能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招生没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有一些分部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的内部运行机制没有理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积极性始终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3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