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能力导向 教师教学 评价
论文摘要:促进学生能力成长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理念要从重知识教学向重能力培养转变,评价指标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评价机制要从奖惩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重视“从学看教”以及教师自我评价和专业发展。
近年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高校积极倡导诸如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各具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但成效往往不甚明显。从表面上看,是大多数教师依然习惯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从更为深层的原因来看,是现有的教师课程教学评价并没有大的改变。
作为浙江万里学院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沿承了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学传统,实施全英模式教育,通过采用项目任务、研讨、课程论文、讲演、观点陈述等教学方式和手段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学术能力培养,实行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完全一致的教学评估体系。本文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重点考察对象,浅析中英高校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探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师课程教学评价,为推进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师教学评价理念
教学评价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直接反映了评价者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目标追求理念。英国高等教育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早在1998年英国皇家文科协会就发起了“为了能力的高等教育”运动,提出高校教育学生重要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知道什么”。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能力培养目标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尺和重要依据。因此,好教师的标准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得好,课讲得好,更重要的是善于训练学生获取知识、评判知识、发展与创造知识的方法与能力。英国高校重视课程考试在教师评价中的作用,课程考试以测试学生能力为主,掌握的知识量并不作为评判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也不是评判教师教学效果的重点。在学生试卷题目的设计上,强调开放性,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比较和融会贯通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围绕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但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总体上依然习惯于知识传授,习惯于以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来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好教师的标准,就是能够把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内容讲透彻,解决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没有什么疑问,就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高。而事实上,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认知、记忆和复述,往往缺乏对知识本身所进行的思考、批判和探索过程,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提高。在这种知识化评价观念下,大多数课程以知识点的考核为主要目标,笔试形式较多,多样化评价形式较少;一次性考试较多,过程性评价较少;客观性试题较多,主观性试题较少。这样的考试既考不出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也无法知晓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21世纪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知识本位的人才观向能力本位的人才观转变。为此,首先,要建立起基于能力成长的学生课程学习评价,通过建立起过程性、多元化、能力型的课程学习评价反过来“迫使”教师树立起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观。其次,要设计出基于学生能力成长为导向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强迫”教师转变育人观念,积极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反映了评价者的教学质量观,更直接反映了评价者对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和表现形式的基本判断。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学生评教问题的设计上,基本上都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从学生“学”的效果来反映教师“教”的效果。比如,在语言和语气上,基本上是使用“我”这个词,绝少使用具有中性意义的“学生”这个词;在指标内涵上,突出师生互动,重点考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是否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使用了大量的“善于沟通”、“平易近人”、“协助学习”、“保持”、“激发”、“兴趣”、“尊重”、“鼓励”、“促进思考”、“帮助”等词,这样的指标约占6s%;而直接针对教师素质、教学技能、教学态度和教学内容的评价指标较少,约占35%。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重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
在我国,由于受知识化教学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教学评价指标注重从知识授受视角设计,一般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在教学态度上,突出教学工作纪律和教学责任心;教学内容上,突出教师知识传授的“正确无误”、“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信息量大”、“进度适中”;教学能力上,突出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能“深人浅出”、“富于启发性”、“熟练生动”、“条理清晰”等;教学效果上,突出教师“教学有吸引力”、“学生学习主动”、“学生思维集中”、“课堂秩序好”、“学生对教师讲课的重点内容印象深刻”等。显然,这些指标的内涵突出了教师教的怎么样,忽视学生学的怎么样;突出了对知识授受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的综合考察;突出了师生间的从属关系,忽视了师生间的人际互动。
一般来说,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源特点、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等。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教是为了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主要看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透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国高校在设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感受、成长和进步。同时,要突出“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评价理念,着力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营造互动、宽容、开放、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以此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2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