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开展以来,黄浦区对该项目实行整区推进与研究。黄浦区教育学院课程研究中心积极参与项目行动,自主申报课题并获得立项。第一轮课程领导力的研究课题是“黄浦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第二轮研究课题是“区域特色课程图谱构建及其深度推进研究”,我们依据上海市教委总项目组的行动计划开展了实践探索与研究。
一、对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界定
1.课程图谱的定义
课程图谱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一是澳大利亚课程编制中心的马尔科姆·斯基尔贝克提出的课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丹尼斯·劳顿认为,课程设置分两种类别:“行为目标模式”和“文化分析模式”。在文化分析模式中,斯基尔贝克设计了课程图谱的课程设计方法。他强调课程图谱如同绘制地图,绘制的不是过去事物的静物画片,而是有关现在和未来的一组特色和标记。二是唐盛昌提出的学校课程体系。唐盛昌提出:所谓课程图谱,不只是着眼于现在,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从学生、学科、学校、社会发展四个角度来分析社会与学生的需求,从而架构起有利于学生志趣聚焦、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
2.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定义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主要是指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需求,能够体现黄浦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共建共享特点、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课程体系。
3.课程图谱的基本特征
课程图谱的基本特征具有发展性、共建性、区域性、独特性和系统性。关于发展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认为,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慎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在个体的终身发展中,每个人都需要各种素养来应对复杂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面对未来生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需求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作为承载学生学习成长的课程建设也具备了这一特征。
关于共建性。这是指区域与学校共同建设的一个过程,既是“由下而上”的课程建设,又是“由上而下”的专业指导,是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
关于区域性。课程图谱的建设应扎根于地方,具有区域资源显性利用特点的表现,这也是课程“在地性”的表现。
关于独特性。课程图谱中有分门别类的课程,有具备独特性、典型性、前瞻性等特点的教学科目和活动,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
关于系统性。课程图谱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的大环境是区域,小环境是学校,区域的任务是建“谱”,学校的任务是建“图”,“谱”指向系统,“图”则指向特色课程,“图”与“谱”相结合就是具有区域特性的特色课程图谱。
4.课程图谱的构建价值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为个性迥异的学生提供喜欢的课程,从而创设自主发展、社会实践、勇于探索的课程文化环境,培养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培育更多的教师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成为新时期有特点的教师。与此同时,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课程理解与课程创意,在课程实践中收获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从区域层面,以一定路径与策略引导学校将办学理念融入学校的课程内容与实施评价之中,落实到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之中,引导学校对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课程管理等遵循一致性原则进行扎实建设,推动学校课程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内涵发展。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提高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微观层面衡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三个基点。特色课程把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推动特色课程建设就是在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通过某些微观个体的变化带动整个宏观区域教育发展;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审视、传播、评估等外部活动,往往也能展示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二、区域推进课程图谱建设的做法
十多年来,黄浦区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带动区域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内涵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提升。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仍然遇到一些现实问题,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将是区域推进课程改革长期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建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为区域特色课程图谱构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提供了新视界。如“自主管理、文化基础和社会实践”“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等清晰地将核心素养的框架、内涵、表现及其落实途径呈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让构建学校特色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更加聚焦。组织学校、教师学习核心素养理论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先后组织学校校长、全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教师专题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邀请华东师大等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
当前,黄浦区中小学(幼儿园)参与市课程领导力研究的学校有43所,各自在教育哲学思想引领下,基于本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现有五十多所学校基本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如大同中学的“CIE课程”、格致中学的“融课程”、卢湾中学的“无边界课程”、中华路三小的“百草园课程”等,教师参与自主开发特色课程科目有一百六十多个科目,这些都成为全区共享的课程资源。这些特色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跨越了学科边界,跨越了学段边界,跨越了行业边界——凸显特色课程的综合性和融合性,让核心素养在课程领域“落地生根”。
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课程建设与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相一致。党的十八大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于立德树人,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的核心就是充分尊重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这种背景下,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结合学校文化与特色,从区域层面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引导学校整体规划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对于持续提升学校的课程思想力和课程设计力,让特色课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特需课程,是值得长期实践研究与探索的一项内容。
2.立足学校文化指导学校课程建设
黄浦区的百年老校、文化名校众多,每『一所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学校文化有着多元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文化是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是特色课程建设的沃土”……这些办学理念日益凸显。例如,敬业中学是一所建校二百七十多年的名校,“敬业乐群”文化伴随着每一届学生。如今,这所学校以“商科课程”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职业体验等核心素养,百年老校在课程建设中焕发新的活力。
特色课程既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也是形成办学特色、丰富学校文化的优质资源。例如,黄浦区回民小学构建“民族融合课程”图谱,落实民族融合教育。“民族融合课程”,是一个充满诗意,用温润的民族精神浸润的文化课程;是一个充满民族多元色彩,让人赏心悦目的实践课程;是一个增加亲近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魅力课程。回民小学以课程育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自信的民族娃,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独特的民族娃,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快乐的民族娃。“民族融合课程”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按照学校的独特性,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和课程实施路径的重构,结合学校校情校本化地实施课程。
区域教育部门应致力于指导学校建设特色课程,构建学校课程图谱,用“匠心”锤炼课程品质。为了更好发挥区域课程指导作用,我们编著《特色课程>系列丛书,推出“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十条建议”,构建区域特色课程建设机制,“由下而上”总结提炼学生喜欢的课程要素,即“贴近生活、自主参与实践探索、提升气质与修养、展示个人才能”等,主张“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等。借助特色课程图谱构建,促进学校课程丰富多样地发展,逐步提升课程领导力。
3.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供技术图谱
利用特色课程图谱构建与推进学校多元发展的重点在于探索特色课程图谱建设共建共享的行动策略,将社会优质课程资源吸收进来,构建全区特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建立区域特色课程共享资源库,为全区中小学学生提供多元、多样、多种课程选择的可能,特色课程图谱的区域推进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在特色课程开发培育环节,黄浦区进行了多年实践与探索,长期坚持组织多所学校、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炼“特色课程开发的7项核心技术”,并且应用此技术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
4.促进校际合作研究,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最根本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应育人的需要。学校靠一己之力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需求,很难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品质课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在学院内部开展跨部门合作,课程研究中心与干训部联合开发“提升课程领导力”主题课程,为“分管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干训班提供专业服务,让更多学校加入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研究队伍。
与此同时,黄浦区课程研究中心还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和创建研究共同体,将黄浦区参与上海市第二轮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的10个项目,与参与整区推进的33个项目进行有序组合。研究共同体的组建原则是依据研究内容,跨越学段,让8~9个学校课程团队凝聚在一起,定任务、定时间、定人员开展研究活动。
总之,区域推进特色课程建设与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特色课程图谱的应用与区域推进学校发展的重点就是探索特色课程图谱建设共建共享的行动策略,建构区域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思想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模式。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充分尊重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已在路上。
在这种背景下,结合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教育特色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引导学校整体规划课程体系,持续提升学校的课程思想力与课程设计力,让学校课程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这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追求。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构建及深度推进的实践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1017.htm